报告文学
孙大光 著
我们几乎同时反应过来,原来是考察团来了。我们都感到有些意外,因为按照计划,应该明天考察巴黎奥运村。大轿车与我们近在咫尺。我们站在路旁,友好地挥了挥手,向国际奥委会考察团表示敬意。
我们成了唯一的“群众”。考察团成员哪里想得到,几分钟前我们曾经遭遇了那惊恐的一幕?
40.“惊喜”与闹剧
法国人是聪明、务实的,也是浪漫和爱别出心裁的。
考察中,巴黎奥申委向维尔布鲁根团长介绍,“巴黎已正式决定在北郊修建一座室内自行车运动场。”——这是巴黎奥申委专门为他“量身定做”的“礼物”,使身为国际自行车运动联合会主席的维尔布鲁根当然“非常高兴”。
为撑竿跳运动员布勃卡准备的“礼物”,是考察让不因体育场。虽然这个体育场不起眼,但由于1986年布勃卡首次越过6米横杆大关就是在这个体育场,所以他们特意安排了“故地重游”,并且“遇到”了久违的撑竿跳高界的老朋友,一叙旧情,使这位刚当上国际奥委会委员不久的乌克兰人“万分感动”。同时,在《巴黎人报》上发表“布勃卡:我祝愿巴黎好运”的文章,宣传布勃卡。
为了突出法国的文化色彩,巴黎奥申委提出了将体育、文化和艺术有机结合的口号,巴黎奥申委计划在市中心的一些名胜古迹附近搭建临时场馆,安排一些比赛。比如,在埃菲尔铁塔下进行沙滩排球比赛,在荣誉军人院里进行现代五项的比赛,在大王宫里进行击剑比赛,马拉松比赛将跑过巴黎圣母院……
巴黎奥申委还有一项“诱人的”创意,他们提出,在2008年奥运会后,把可拆卸性的体育场馆和设施,以及一些残疾人专用设备和车辆等无偿赠送给发展中国家,赠送对象由国际奥委会决定。
3月28日和29日,法国总理和总统分别会见了国际奥委会考察团。会见后,总理和总统都分别与团长维尔布鲁根共同接见外国记者。
考察团从第一天起就改变考察日程,对巴黎奥申委的应变和组织能力进行考察。同时,几乎每天中午都不到餐厅赴午宴,而是要求在车上吃三明治。由于塞纳河涨水,原定乘游艇游览巴黎夜景的计划被取消。但是在3月29日考察的最后一天,巴黎特别在埃菲尔铁塔的最高三层举行了有60多人参加的“盛大豪华宴会”,为考察团送行。这是巴黎精心为考察团准备的最“高”的“礼物”和“惊喜”。当晚,晴空万里,考察团居高临下,饱览了巴黎灯火辉煌的夜景。同时,巴黎启动了所有体育场馆的照明——再次向考察团介绍了场馆情况。那一个个灯火闪烁的场馆,受到考察团的高度赞扬。巴黎媒体不无自豪地称:“只有巴黎才有如此赏心悦目的夜景和如此现代化的、众多的体育场馆。”
然而,“惊喜”后面,总是伴随着一些不怎么和谐的声音。3月29日又演出了一场闹剧。当晚18点40分,考察团在饭店走进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会场后,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20多个人,举着一个关着一只玩具熊的笼子,高举着的标语牌上写着:“中国,2008年奥运会可耻的候选国”,抗议中国所谓“乱杀野生动物”。针对这种“闹剧”,有些外国记者认为:“法国做得有些过头了,其结果并不一定如愿。”
41.多才多艺的国家领导人
2001年7月7日晚8:35分,我们的飞机降落在莫斯科机场。
两次申奥最后决战的代表团都是由李岚清同志带队。第一次去摩纳哥时他是国务院副总理;第二次去莫斯科时,他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他富于才华而平易近人,他的英语说得很好,两次申奥他代表党和国家领导人作陈述,都是直接用英语讲。稳重的形象、流利的英语表达给世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总是谦虚地说:“还不太标准,有时语速掌握得不太好,还要加强练习。”
1993年9月,第一次申奥决战在摩纳哥时,陈述前几天,岚清同志也是和大家一样每天苦练。国际奥委会规定的时间是有限的,陈述的时间一直不好掌握。我们按照讲话多少进行了时间分配,每个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刚好讲完,太快不行,太慢也不行。为了保密,有时在伍绍祖的房间,有时在岚清同志的房间,经常换地方。每次练习时,我都是把电视机推过来,面对沙发做讲台,电视机不够高,我就到里屋拿来一个枕头,放在电视机上。
“还不够高。”岚清同志说。我又拿来一个枕头放上去。
“好,够了,这样正好。”他又开玩笑说:“这是世界上最舒服的讲台。”
然后,岚清同志站在电视机后面,手里拿着讲稿。
伍绍祖同志坐在地上,手里拿着带计时的手表;我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秒表。准备好后,我说:“预备,开始。”
岚清同志就郑重地开始练习:“Ladies and Gentlemen:”(女士们,先生们:)
“停,有点快,应该慢一点。”有时我说。
“停,还是快,应再慢一点。”有时我又说。
就这样练了几天,到最后,岚清同志不但可以非常流利、一点都不错地不看稿子讲下来,而且时间掌握得恰到好处,前后不差几秒钟。
(24)
图:
北京申奥成功后,代表团的成员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