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望去,深圳湾大桥就像一条银练,浮在深港海域之间。南方都市报记者陈以怀摄 |
西部通道连深港 元朗灯火在咫尺
回头再看那片海,65岁的陈秉生觉得变化实在太大了,“红树林的树少了,海岸也变了,尤其是海上那座桥……”20年前,他从深圳湾泅水偷渡到香港花了20多小时,而现在,他开车通过深圳湾大桥到香港只要十几分钟。西部通道开通了,对于深圳人来说,不仅是多了一条互通的捷径,更拉近了心理上的距离,原本缥缈的元朗灯火变得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遇通关难题筹西部通道
1996年,香港专家完成新跨界通道(西部通道前身)交通流量测算,预言2016年深港过境将达到饱和,此后香港将西部通道工程从乙级升至甲级,而深圳也将其列为重点工程。
为什么要建西部通道?这个简单的问题从一开始就被人们认为是深港一拍即合。深圳蛇口与香港元朗一衣带水,渔歌相闻。然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就因为缺乏一条便捷的陆路通道。与此同时,口岸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严重影响了两地的经济往来和发展。
对深圳而言,接近40%的过境车辆分布在西部,而现有的三个公路口岸分别位于中部和东部,开往西部的车辆必须绕行,大大降低了通关效率,增大了市内的污染;对珠三角而言,在前店后厂的经济格局下,珠三角与香港现有的交通运输通道已捉襟见肘,亟须构建一个便捷、快速的交通运输体系;对香港而言,其西北区为未来经济开发区,交通量将持续增长,建设西部通道将增强口岸通行能力,使深港公路口岸布局趋向合理。
然而投入近百亿,耗时十余年,耗费无数人力的通道其意义仅在于此?它不仅是连接深圳与香港的大型跨界基建工程,更是国家国道主干线和天津-南京-香港公路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连接正在建设中的沿江高速公路,一座桥连接珠三角地区,短短的5.5公里就像人体上的任督二脉,打通后全身筋骨活络,功利倍增。香港学者、物流界及社会各界异口同声地指出,香港的跨境基建设施发展步伐已追不上内地,如不急起直追,只会加剧香港被“边缘化”的危机。可以说,深港双方携手共建此桥不管从政治意义还是经济的意义上来说都非常重要。
提空间隧道推一地两检
从郎有情妾有意到拿准生证,西部通道让深港这对小夫妇历经了甜蜜痛苦的9年,然而此后等待他们的是更为琐碎的家庭适应期。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深港双方存在着巨大的技术指标的差异,让“双龙”对接方案实施变得困难起来。时任深港西部通道工程筹建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大明说,在已经完成的设计当中,按照双方的技术协调,联合工作小组一共就1000多项可能导致双方差异的技术指标进行了磋商。为了能完成对接,深圳、香港双方保持工程指标的一致性,深港两地筹建者对两地坐标系进行转换,另行建立了统一控制网,加大了桥梁建设的各项数据的精度,从而确保两侧大桥合龙时不发生偏移。
技术问题的解决细致复杂,而“一地两检”的模式更是前所未有的新模式,如何落实“一地两检”成为摆在深港双方面前的难题。实行“一地两检”后,港方身后那段由深方建设的桥由谁管理,若由深圳管理就要先越过港方管理区,怎么协调?这些问题成为困扰当时西部通道推进的实质问题。深圳和香港方面的代表在多次重要的磋商会谈上都提到了尽快解决此问题。于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深圳方提出了“空间隧道”模式,该方案立刻获得了港方的认同,即桥面由香港方管理,而桥上的空间和桥下的海面由深圳管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2006年深圳市政协视察西部通道时工作人员如是说。
政府对业主博弈近两年
2003年8月28日,深圳湾大桥终于动工,官方媒体此时披露了一个关键信息―――西部通道侧接线工程的组合方案,即由东滨路到大南山北侧高架桥加半敞开下沉式道路组合方案。不料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持续近两年涉及沿线近20个社区的声势浩大的业主环保维权事件爆发了。
桃花园小区首先闻风而动,业主们先后找到规划、国土、西通办、信访办等部门表达反对意见。此后侧接线所经近20个小区的业主都提出了意见,认为工程通车后会带来噪音及废气污染,坚决反对。据深圳官方网站透露,虽然早在1997年就立项,但东滨路―大南山北侧的侧接线方案直至2000年才基本确定,当时侧接线建设方案是全线采用高架路,全长5.5公里,造价7.8亿元。2001年8月,设计方又提出了半敞开下沉式道路组合方案。到2002年7月,再进一步优化为全封闭下沉式道路组合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评审。
已经通过专家评审的方案并未通知业主,这引起了业主们的强烈不满。2003年国庆前夕,桃花园、南粤山庄等社区的业主代表向公安局递交“游行申请”。9月25日,业主获知市政府在迎宾馆召开西部通道设计方案的专家评审会,桃花园、荔林社区部分业主不请自到并向专家递交了意见书。此举引起市政府重视,召开了第一次与居民的“对话会”。11月20日,市政府主动邀请业主参加“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示会,会上政府公布了一个新侧接线方案。业主们认为,这是维权阶段性的成果,但仍不满意。
2004年9月底,后海片区各小区开始募捐,打算聘请律师走法律途径。而2004年11月27日,正在深圳麒麟山庄出席“亚洲太平洋地区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接见了西部通道沿线居民代表,并指出“公众参与并非政府的恩赐和施舍,它本身就是公民应该拥有的权利”。针对居民召开听证会的请求,潘局长批示政府尽快答复,并支持居民参与环保。至此,侧接线工程环保问题直通中央。
2005年4月22日,深圳市官方召开环保问题释疑会,对居民的疑问进行解释。会上透露,政府在听取居民意见后,更改了原方案。按照新的方案,原来设计的全程高架桥方案已经弃用,改用下沉暗埋―下沉敞开(半敞开)―高架组合的方案,新方案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将大大降低,工程总造价也上升到了21.3亿元。在双方妥协的情况下,2005年5月20日,侧接线工程正式开工。至此,这场声势浩大的民众与政府的博弈才告终结。
胡锦涛剪彩深圳湾通车
接下来的是浩大工程的建设,两年建成侧接线并非易事。2007年5月,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南山区给由于历史原因多次停工的望海路工程三、四标开出了奖励条件,若在6月30日之前完成建设任务的施工单位,给予10万元的奖励。时间紧迫,直到2007年5月31日,深圳湾大桥、口岸建筑及侧接线才通过竣工验收。
按照最终敲定的施工设计方案,深港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工程起始于月亮湾大道,沿途以高架桥与路堑方式经过大南山北麓,然后以下沉式地道穿越东滨路建成区和后海湾填海区,直至一线口岸。主线为双向六车道,其中下沉式地道长约3.09公里,设计车速为每小时80公里。工程造价也由最初的7.8亿元上升到了21.3亿元。从而使这条道路变成了国内最长的下沉式市政隧道,扣除掉拆迁、市政配套等成本,地下土建工程每公里造价高达2亿余元。
今年7月1日,横跨深港西部的深圳湾公路大桥正式通车,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剪彩。
深港小启
《深港四百年》已由海天出版社结集出版,该书由金庸题写书名,深圳市长许宗衡作序,定价38.00元,订购热线0755-83325000。
后记
五十个章节,四百年历史。《深港四百年》是一部大书,今天,这部大书终于合上了最后一页,但我们仍感意犹未尽。遥望百年沧桑,深港并肩抗倭、携手抗英、同甘苦共患难;回首改革年代,兄弟合资创业、联手治河、谋双赢共富裕。展望美好明天,两城打破禁区、自由往来,共建深港都会……深港同根同源的故事我们会继续讲下去,因为深港的过去是一家,深港的未来也注定是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