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需/文袁晓强/摄 |
河南“飞地”“天降”湖北
——探秘“吃湖北水,走湖北路,娶湖北姑娘”的河南小村庄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河南还有一块独特的“飞地”,它是一个仅有1400亩、只有278人的小村庄。这个村庄就像神话中的飞毯一样“飞”到湖北境内。“飞地”上的居民靠吃湖北的水、走湖北的路、娶湖北的姑娘而繁衍下来。它是怎样形成的?村民来自哪里?现状又如何?东方今报记者日前进村探秘。
湖北村落包围河南“飞地”
去过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的,都说它的“清代一条街”和“一脚踏三省石”很好玩;我们前往采访时,镇干部陆鹏说,恐怕很多人不知道,河南唯一的一块“飞地”整个在湖北省境内。
石槽沟村贾主任带东方今报记者爬上村西山,只见村庄东西南三面被山环绕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站在西山顶上,可以看到西侧山脚下是湖北郧县白浪镇的寺沟村,两村以山顶一条明晃晃的田间小路为界。贾主任说,南山与白浪镇的大芋沟村相邻,东南则与白浪镇的东沟村相邻,之间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分界线,以山脊上自然形成的小路为界。
30多年前因为地界问题经常与东沟村发生矛盾,无奈,他们在山脊上种植了一排排的柏树,如今已经如碗口粗细,站在西山远远望去,森然可见。
一个传说成就河南“飞地”
这块孤零零的地盘怎么成了河南的“飞地”?据说,史上并没确切记载,只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说,龙头山下洪门寺住着一帮武艺高强胡作非为的和尚,搅得当地百姓痛苦不堪。当时这里属于湖北的郧县管辖,百姓屡向郧县政府汇报,要求铲除这帮为非作歹之徒,而郧县政府离这里有90公里,等军队赶到,和尚们早已逃之夭夭,待军队撤退,和尚们回来继续作恶。
朝中大臣临时将管辖大权交给河南。当时的荆紫关镇属水陆交通发达的商业重镇,当地驻军迅速行动,趁和尚们不备将他们一网打尽,并扒掉了洪门寺,居民从此安居乐业。湖北方面为答谢河南方面的帮助,把洪门寺一带转让给荆紫关镇管辖。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贾主任介绍从前这里的确有一个洪门寺,就在石槽沟的北山沟里,以前的老人们说从那里挖出的石槽至今还在对面青山里。
“飞地”存在早有渊源
石槽沟村划归荆紫关镇时,是否已有人在此居住?今年80岁的贾岁林老人说,他小时候听老辈说这里原本无人居住,只不过是一条荒沟而已。贾家和王家来之后这里才有人烟。贾王两家本是山西洪洞县人,明初移民潮迁移到内乡师岗,因当地生活条件太差,一王姓年轻人和一贾姓的年轻人带着妻子偷偷迁移到荆紫关镇程洼村定居。因为山上有石槽,村内又有一条沟,就起名石槽沟村。因为地属荆紫关镇管辖,他们搬来以后就开始给荆紫关镇缴税。贾王两家在此究竟生活了多少代已无从考证,但贾家还留有一些物证证明他们确实在这里生活了很久。在村民贾文财家,至今还留有一个古石碾和祖传下来的一块横匾。上题“慈辉永年”四个大字,落款是道光23年。
“飞地”村民的心理归属
居住在湖北境内,无论出行还是生活,都有很多不便。村民王有林说:“公路没修好的时候,最头疼的是村里没有出路,出村都是蹚着河沟里的水出去的,去荆紫关镇缴公粮,都是肩扛人挑,根本用不成自行车或架子车;村子里孩子上学也不方便,因为只有一个小学,还是个一到四年级的复式班,孩子上五年级和初中都得到荆紫关镇,其实附近就有湖北的学校,孩子们却不能就近上学,往河南打电话都是长途。”
即便这样,村民们还是不愿划归湖北管理。村民王有芳说,解放初期湖北的洋溪乡,现更名为白浪镇的政府工作人员到石槽沟村动员村民归属该乡的会沟村,但遭到村民坚决反对。村民们说:“我们的祖先都是河南人,怎能划归湖北?”
因为祖辈都是河南人,他们无论是从风俗习惯还是心理上,都对河南更有认同感。虽然长期处在湖北村庄的包围之中,而且村里80%以上的媳妇都是湖北人,但他们的生活习惯还跟湖北人不一样,他们喜欢吃面条,听豫剧,处世原则和湖北人也不一样。虽然石槽沟村娶的媳妇80%以上都是湖北姑娘,但石槽沟村的姑娘嫁人却基本上都选河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