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延姬在做试验。
秦宪安摄
洁白、素雅,她像一株金达莱,在春天里默默散发着清香。
平凡、质朴,她像一捧泥土,为孕育桃李坚守着一份真诚。
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洪延姬,以执着的人生追求和忠诚奉献,书写着一名军校教师的光荣。任教8年来,她曾多次获得全国和全军教学成果奖,荣立一次二等功,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奖、国家“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今年6月,她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从军求学,用知识报效祖国
清晨,一场鹅毛大雪覆盖了边城延边,气温骤降到零下30多摄氏度。
洪延姬牵着丈夫的手,步履蹒跚地跟在扫雪车后面,急急忙忙来到当地的一个招生处,他俩想一同报考国防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就在前一天,夫妇俩辞掉了在延边大学已经任教7年的工作,签下了退房、离职协议。
此时,报名工作已经结束。洪延姬急得快要流下眼泪,恳求招生干部给他们最后一次机会。望着这对年轻夫妇满身的雪花和冻红的脸颊,招生干部被感动了,破例为他们进行了补报。
最终,洪延姬夫妇以高分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
“我就想当兵,圆自己的一个梦。”说起17年前的这段经历,洪延姬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洪延姬是朝鲜族,延边是她的故乡。她从小就梦想着穿上绿军装,用知识报效祖国。
高考时,她的第一个志愿就填了军校。虽然过了录取分数线,但因名额有限,被调剂到其他学校。大学毕业时,听说部队招收地方大学生,她急忙报名,却又因名额限制,未能如愿。
洪延姬不改初衷。1991年,在大学执教7年并已结婚生子的她,得知国防科技大学面向社会特招硕士研究生,录取后可直接参军入伍,她和丈夫商量,决定一起报考。报考军校,意味着要放弃稳定的工作和舒适的生活,还要离开需要照顾的幼女。亲友劝阻,校方挽留,都没有让洪延姬动心。
28岁穿上军装,洪延姬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求学8年,由硕士读到博士,再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她两次获得光华奖学金,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9年,洪延姬博士后出站,再次面临人生的选择。面对地方单位各种优厚的待遇和诚意聘请,她依然选择了军校,到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当了一名普通教师。
倾心课堂,为学生开启智慧之门
“一滴雨从十几公里的高空掉下来,按照加速度的原理,雨滴应该像一颗子弹击穿人的头颅,但为什么没有发生呢?”洪延姬以绘声绘色的讲课方式,把原本枯燥、艰涩的大学物理课变得生动起来。
一个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博士,主动去给学生讲基础课,在学院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当时,装备指挥技术学院的博士很少。院党委对洪延姬十分重视,安排她到学院的主干系从事科研和教学。她却主动找到院领导:“让我去讲物理课吧。”
院领导感到很惊讶。洪延姬诚恳地说:“我虽然是博士,但要成为合格的教员,就要从讲基础课开始。”
然而,洪延姬没有想到,她上的第一堂物理课,学员中有不少开小差。她通过了解发现,许多学员不愿上物理课,主要是讲课没有新意。
为了激发学员听课的兴奋点,每次上课前,她往往先提出针对性很强的问题,让大家进行思考。“为什么激光打印机能够让硒鼓中的碳粉固定在纸上?光的本质究竟是光线、光波还是光粒子?牛顿发现的三大运动定律与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不是矛盾的?”……一个个问题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大家对物理课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此后北京市举办的多次大学生物理竞赛中,洪延姬所带的学生中有3人获得特等奖,40多人获得一、二、三等奖。
洪延姬没有满足于成功。她还大胆提出把多媒体技术引入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并带着几个年轻教员和本科学员,设计研制了多套教学软件,其中《大学物理网络教学系统》,是国内第一个大学物理网络课程;《大学物理备课系统》,获得教育部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她编写的《网络课程设计原理与方法》一书,成为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网络课程设计理论和实践的专著。
教研室主任王明东感慨地说:“只要像洪延姬那样舍得下功夫,人人都能讲好课。”
甘当人梯,助人才攀登科学高峰
“讲课讲的是基础课,搞科研却是最前沿的。”装备指挥技术学院院长屠恒章这样评价洪延姬。
2001年,洪延姬经过认真调研,把与航天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先进推进技术作为自己新的研究方向。该技术属于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探索性课题,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在进行机理论证。
有人认为她是好高骛远,好心的朋友也劝她:“选些短平快的项目既轻松又实惠,何必去爬这样一座高山,自找苦吃?”
洪延姬明白,从事这种研究,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不能见到最终成果,但这对航天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即使自己达不到顶峰,也可以让后人踩着自己的肩膀接着向上攀登;即便自己走了弯路,也可以给后人提供借鉴。
7年过去了,洪延姬主持的这项先进推进技术研究,已被国家正式立项。她担任了项目总体组组长,建成了国内第一个研究型实验室,而且培养了一支年轻的人才团队,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她带领的课题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多是她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大家印象最深的是洪延姬常挂在嘴边的话:“如果5年后你们成长不起来,那就是我的错。”
从课题研究之初,洪延姬就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的这些年轻人。项目立项前,经费比较少,洪延姬就把家中的积蓄拿出来先垫上。有一次,她得知有位航天专家在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出差,就带着一位研究生前去求教。学校地处怀柔,离研究院很远,她们舍不得坐出租车,一路上6次换乘公交车,花了4个多小时。
基础性研究经常需要撰写各种技术报告,洪延姬常常交给年轻人去做。报告写出来后,她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和修改,一份报告要反复好几遍,付出的辛劳比自己起草还要多。博士生李修乾回忆说,每次按洪老师提出的意见修改报告,对自己提高很快。
洪延姬严谨的学风,也让年轻人受益匪浅。研究生写的论文,她每篇都要反复修改,仔细推敲,认真打磨。博士生文明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打算在学院学报上发表。他想,导师洪延姬是学报编委,开个绿灯不成问题。可洪延姬硬是让他修改了5遍,才在论文的页眉上写下“可以投稿”4个字。
她的学生们说,每次把论文交给洪老师,从来不奢求什么表扬,最期盼的就是页眉上“可以投稿”4个字。
作为颇有造诣的学者,洪延姬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的机会很多,但她常常把机会让给年轻人,至今没有出过一次国。2005年11月,有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在日本召开,大会邀请洪延姬参加,她把邀请函送到了实验室年轻的研究生李倩手上。李倩没有辜负洪延姬的期望,在会议上,她以娴熟的英语,宣读了5篇有关先进推进技术研究的论文,干练地回答了与会代表的各种提问。
人们把教师比喻为百花园里辛勤无私的园丁。洪延姬就是这样:勤奋耕耘不为己,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