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其悠久的建寺历史及宏大的建筑规模居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康熙二十年(1681)至嘉庆十六年(1811)间,康熙、乾隆、嘉庆皇帝先后十余次巡行五台山。为筹备皇帝巡幸,地方及中央多次拨巨款维修扩建行宫、座落及尖营。至今,历经多次战争、水火之灾,行宫主体建筑大约早已无存,然国家图书馆尚保存大体完好的“样式雷”手绘《五台山行宫各处座落寺院图》。
“样式雷”,是指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
雷家七代人服务于清廷,设计出了大量的精美绝伦的作品,中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代建筑,其中有1/5是“样式雷”的心血。9月9日,是国家图书馆日,在国家图书馆展览厅,刚刚成功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样式雷”图档将进行为期两周的展出。
《寺院图》共有十三幅,均为地盘图,比例不等,画面细致,标识清晰详细。按照图名可分为三类:座落地盘图、尖营地盘图、行宫地盘图。其中以座落地盘图最多,共八幅,尖营地盘图两幅,行宫地盘图三幅。涉及五台山各处寺院村镇:菩萨顶、塔院寺、台麓寺、殊像寺、普乐院、大螺顶、寿宁寺、白云寺、镇海寺、涌泉寺、玉花池、台怀、甘河村。从图样看,座落多依托一座寺院,在寺院的某一侧、某一角有一独立院落,有座落、有值房、有净房。座落或为三间,亦有四间。普乐院座落规模较大,其东侧为座落楼房七间,并有万字楼梯和西洋门。寿宁寺座落也比较特殊,该寺东北角有座落三间,山门照壁外还有座落三间,由于图中没有文字记载,难以确切知道此处座落何以分成两所。
清康熙时,曾于台怀镇建立行宫一座。行宫位于今塔院寺前,规模宏伟壮丽,占地约300亩,当地人俗称皇城,现在尚保留有行宫宫门的遗址。当年行宫究竟有哪些建筑,又是如何装饰的呢?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乾隆十年(1745)“山西巡抚阿里衮为五台山行宫工程告竣事奏折”称有清凉寺、台麓寺、罗睺寺、白云寺四所行宫,然《五台山行宫各处座落寺院图》中的行宫地盘图仅涉及台麓寺、台怀、白云寺。从图样看,行宫建筑格式比较一致,即以正殿寝宫建筑为主,辅之以园林、书房、戏台等等。最大规模者当推台怀行宫,中路为一五进院子,依次为正殿、寝宫、后宫、值房;右路为阿哥所、书房、值房及水池山石亭园;左路建筑依次为书房、看戏房、戏台、戏房。左右侧各有膳房一座,各有执事房二十一间,大门前尚有狮子两个。戏台及园林中的曲尺河舫一座,为此图所独有,颇见奢华。行宫装修也非同一般,以白云寺为例,其地盘图中标识正殿寝宫的窗户就有:哑巴支窗、玻璃支窗、玻璃六角支窗、古儿坎窗;室内隔断花样繁多,有:天然罩、飞罩、栏杆罩、牙罩、西洋罩、落地罩、炕罩诸种。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奏折及上谕,知乾隆十四年军机处在议修五台山庙宇事时,已经指出“踵事增华,致多靡费”,嘉庆二年(1797)、嘉庆九年各有一道上谕,专指五台山工程不准靡费。看来,这些不准靡费的声音大概没能挡得住扩大工程规模的行动,所存档案中更多的是修建成果上报。
1936年藏园老人傅增湘曾游五台山,台麓寺、台怀、白云寺3处一一走遍,仅言及台麓寺行宫,“自罢幸后修缮久停,荒圮殆尽”。反观《五台山行宫各处座落寺院图》,众多行宫建筑恍在眼前,不由得令人感慨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