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达黎加之所以享有“中美洲瑞士”之美誉,一方面是指哥多年来所处的和平环境,另一方面是指其风景优美。到过这个国家的人都会为其变化多样的地貌感到惊奇。这里既有静谧安详的田园风光,也有原生态的热带森林,还有高耸入云的火山。
哥斯达黎加政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环保和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生态旅游业发展成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哥斯达黎加确实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虽然国土面积不过5.11万平方公里,却有着复杂的地形:两边是太平洋低地和加勒比海低地,炎热多雨;中部2/5的面积是高原和山地,凉爽而干燥。哥斯达黎加对热带雨林保护得很好,其生物物种占到了全世界的5%,仅兰花就有1000多种。哥斯达黎加环境部把25%的地区都划在保护范围内,建立了30多个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并把一部分保护区开放为生态旅游区。在这些森林公园里,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树蛙、藤蛇等珍稀动物随处可见。这对生活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的欧美游客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哥斯达黎加有不少旅行社推出了“树顶旅游”项目,组织游客搭乘缆车,从森林上方观看动植物。更惊险的是沿钢索下山,游客把身体吊挂在绳索上,悬空下滑,感觉就像是纵跃于林间的人猿泰山。一些旅行社还别出心裁地在树顶平台上盖旅馆,让游客居住在树上,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丛林风光。
除了森林公园,哥斯达黎加的另一大生态旅游景观是火山。哥斯达黎加的国徽上有3座火山,分别代表了伊拉苏火山、博阿斯火山和阿雷纳尔火山。记者慕名去了距首都圣何塞最近的,海拔3400余米的最高峰伊拉苏火山。车开出圣何塞市不久,四周就一下子开阔起来。远处是连绵的山脉、绿油油的草原、零星散落在草原中的农舍,还有低头吃草的奶牛,一派安详的景象真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来到了瑞士。车在山路上不断爬升,气温也在不断下降。到了伊拉苏火山山口,吹来的阵阵冷风让人不禁紧了紧身上的外套,幸好中午的阳光带来一些温暖。站在观察台上,火山口的全貌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外形狰狞、棱角尖锐的石壁不由令人想起火山熔岩喷发而出时的壮丽景致。随着岁月的流逝,顽强的植物已经爬满了部分山壁。火山口底部是一潭碧绿的池水,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就像是一幅极其鲜艳的油画。只有随风飘来的刺鼻的硫磺气味提醒人们这并不是普通的池水。山上的天气说变就变,转眼之间,阳光普照下的火山口已经被一层薄雾所笼罩,瞬间变成了一幅中国水墨画。
为了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哥斯达黎加1998年颁布了《生物多样性法》,并设置“生物多样性管理委员会”和“国家保护区系统”两个管理机构,从法律和制度上确保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哥斯达黎加政府还在各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每年为此拨款约1400万美元。与此同时,哥斯达黎加动员民间组织的力量,邀请各国科研机构专家到哥斯达黎加考察,开发药用植物,提高生物多样化的经济效益。1983年,塔拉曼卡—拉亚米塔德山脉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哥斯达黎加旅游部今年发布的信息显示,每年有160万外国游客到哥斯达黎加旅游,直接创造了11万个工作岗位,带来16.5亿美元的旅游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
(本报圣何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