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蔚莉
从1986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全民普法工作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这是我国法制宣传教育逐步深化发展的过程。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的变革对法制宣传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公民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由启蒙教育,转变为对法律知识的内容、广度、深度的多层次需要;公民对普法的要求也由单纯接受法律知识教育,转变为欲求法律素质的全面提高,逐步开始运用法律,参与社会法制实践。
这既是全民普法成效的重要体现,也是普法工作必须适应的新情况、新变化。
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近年来的普法工作呈现出了更加鲜明的特点。
日常性普法更加深入群众。在广大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活动以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形式的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在农村,赠送法制资料、法律集市、法制文艺演出、法律咨询、模拟法庭、法制广播、法制夜校等活动,把法律知识送到农民手中;在城市,定期开展的社区法制讲座、社区法治论坛,有组织的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等,使社区成为居民法制教育的重要基地。
重点对象普法更突出针对性。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等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针对各类重点人群的特点,对其学法的目标、内容、形式等进行了全面规范部署,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增强。以青少年为例,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专门法制课程或作为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青少年学生特点研发了动漫、网络游戏等形式的普法教材,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推行了中小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还通过开设法律服务咨询热线、设立青少年维权岗等,为吸引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参加社会法制实践提供了新的载体。
普法的载体和手段更加丰富。在充分运用传统手段的基础上,普法工作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特点和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宣传教育的形式,占领电视、网络等新兴的宣传领域和阵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300家省级、市级电视台开设了法制栏目,20家电视台的法制节目达到日播,5家电视台还专门开设了法制频道。中国普法网正式创办,各地开办的普法网站和网页如雨后春笋,方便了群众网上了解和学习法律的需要。
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结合更加紧密。普法工作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五次转发了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五年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对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作出了总体规划和部署,为各阶段的普法工作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行业、部门也都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各个时期的普法规划,积极推进地区、行业的普法工作。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全民普法,各级普法讲师团、各地的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都在普法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司法部法制宣传司研究和综合指导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