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海口9月11日电(记者郑玮娜)海南省儋州市公安部门近年查获多起冒充“奥组委”的网络诈骗案。令人震惊的是,作案者中竟有大量年龄才十多岁的学生,公安机关已抓到“小网骗”100余人。
在儋州方言里,“作吃”一词的原意是“自食其力”,如今却成为网络诈骗的“行话”。
“网骗”低龄化 警方在破案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多是利用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热爱和向往,冒充“奥组委”名义、以中奖奥运会门票为诱饵骗取钱财。骗局幕后的“老板”都是年轻人,而雇佣来发送诈骗信息的,则是清一色的未成年人。
今年7月25日,儋州警方破获一起数额很大的网络诈骗案,犯罪嫌疑人王某及其同伙,通过网络诈骗山东一位13岁女孩,先是以中奖三星笔记本为名骗取“手续费”2450元;在这次诈骗轻易得手后,又故伎重施,以中奖小汽车为名先后骗得18.3万元巨款。
在一次“净网行动”中,儋州警方在“华陶古堡网吧”“飞梭网吧”抓获涉案人员87名,查扣作案用电脑150多台。在这次抓获的87名犯罪嫌疑人中,绝大部分都在18岁以下,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14岁。
大批未成年人被卷入网络诈骗案件,给家长和社会带来了恐慌。
有多少孩子在“作吃” 记者在儋州市那大镇网吧随便询问了几个十多岁的学生什么叫“作吃”,他们对记者的“无知”感到好笑。
12岁的小聪在儋州那大二小上六年级,4次离家出走。他的班主任对小聪父亲说,孩子可能是被弄去做网络骗子了,学校里已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这使小聪的父亲感到无比的恐慌,食寝不安。
小聪离家出走后的第10天,终于回到家中。他向记者讲述了在10天里他亲眼看到“作吃”的黑幕。
小聪说:“一个染着黄头发的小"老板",开着高级轿车把我带到一个很偏僻的宾馆。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跟我差不多大的小孩都在"作吃"。在我们班就陆续有3个人参与,其中一个同学在上四年级时就辍学,已经干两年了。"老板"告诉我,现在"作吃"的80%以上都是未成年人。我们每个班平均都有两三个,初中有的班有十多个,高中也有,假期时更多。夜里12点后上网比较便宜,很多学生都选择在这个时间上网。他们也就在这时被盯上,然后被拉去参与"作吃"。”
记者:“作吃”的小孩不怕被警察抓吗?
小聪:小孩是未成年人,如果被抓住,顶多教育一下,又不会坐牢。这些话在入行前“老板”都会告知的。
记者:据你所知,目前参加“作吃”的孩子有多少?
小聪:行内的人说可能有上千人。不光都是学生,那些不上学的孩子,几乎都在做。不光在儋州做,还跑到外地做。
记者:都在哪里做?
小聪:主要在网吧包厢,在酒店房间,也有的在家里做。
当记者向儋州市公安部门核实目前参与“网骗”的人数时,回答是“我们也搞不清究竟有多少”。
“作吃”的诱惑力 一位曾在2005年就参与过“网骗”的阿龙向记者透露,他们这些被雇用的“马仔”刚开始是在网吧里做,后来为了更加隐蔽,老板干脆给他们包了旅馆,管吃管住。
阿龙说:“我们都是晚上集中在某个宾馆上网,利用网络克隆某公司或者某官方网站的页面,假冒网站管理人员向网民发布虚假的中奖信息,以奖品手续费为借口欺骗受害人往我们指定的银行账户上汇款,数额一般为几百元到两三千元。”
他说:“当时跟我在一个房间"作吃"的还有两个十多岁的孩子,我们每天从晚上12点开始发短信直至第二天清晨。一般每人每天能发上百条。起初,用这种方式很容易就能骗到钱,有的人甚至都不打电话核实就直接把钱汇入了我们指定的账号。从一个受骗者那儿最少能骗到950元,而且一旦"上套"了就能骗到几万甚至十几万元。但是,无论得手还是不得手,我们都得换新的地方,用新的QQ号和新的联系方式,以免暴露目标。行话中发信息的叫"发手",接电话的叫"枪手",有人上当了,叫"中一枪"。”阿龙说。
“作吃”的幕后“老板”,对未成年“发手”除包吃包住外,每天还给20元到30元的零花钱,骗到钱了还有提成。
儋州市公安局一位民警说,这些幕后“老板”很多也是未成年人。由于钱来得容易,这些“小老板”花起钱来相当阔绰,有的买了高级轿车,有的几天就能跟“马仔”一起把骗来的钱花光。所以很多未成年人觉得这样的生活很享受,很是羡慕。
小聪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因为怕父亲打,他也很愿意去做“作吃”,每天有二三十元的收入不说,还能经常出入高级宾馆、饭店,这对于家境并不富裕的他来说,诱惑相当大。
救救迷失的孩子 据了解,儋州从2000年起就有人结伙进行网络诈骗了,后来发生“裂变”又一个个独立单干,于是这一群体人数越来越多。
儋州市公安局刑警二中队民警温春阳参与过多起网络诈骗案的侦破工作。他说,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利用未成年人发送信息,钻了法律的空子。虽然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也有处分办法,但是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因涉及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要满十六周岁才负刑事责任。
儋州市公安局政工办主任潘斌说,被骗者大都是内地人,分布在不同省区。由于多数案件涉案金额不是很大,许多人不愿意报案。找不到受害者,对嫌疑人处理起来就很难。
温春阳说:“近年来,警方加大了打击力度,许多行骗者又转移到海口、三亚、琼海等地了。这些人基本上在外围发送诈骗信息,在儋州接电话,取钱也分散在不同地点。”
小聪告诉记者,很多跟他年龄差不多的孩子,被“老板”送到五指山等比较隐蔽的地方“作吃”了。
那大镇一位小学老师说,对学生“作吃”,光凭批评教育根本没有用,老师和学校拿这些学生也实在没有办法。
8月29日深夜,记者在儋州市“逍遥网吧”遇到了前来找寻儿子的邓先生。他告诉记者,今年只有12岁的儿子,经常在网吧玩到很晚不回家,他已在20多个网吧寻找过孩子。“我知道这几年在儋州"作吃"很猖獗,我很怕孩子也会被骗去给人家当"马仔"。在儋州原来还有个QQ网吧,一到晚上里面全是"作吃"的人。儋州公安近两年也抓了很多参与"作吃"的人,但是听说,现在的作案方法更隐蔽了,所以我们这些家长成天都提心吊胆的,可我们又没有办法。政府天天谈严管网吧,可是却管不住。儋州几年前就发现网络诈骗,至今这么多年了,网骗反而越来越多,当地政府能说没有责任吗?”
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诈骗案件频频发生。近日,海南省儋州市24岁的男青年王×琼利用腾讯QQ发布虚假中奖信息,骗得了山东省13岁女孩花花(化名)18万多元现金,此案件震惊了省内外许多网民。
在虚拟世界,如何提防自己受骗上当,以及海南省警方如何采取措施来打击网络诈骗,已成了市民近期较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海南省儋州市24岁的男青年王祖琼,利用腾讯QQ发布虚假中奖信息,骗得了山东省邹城市13岁的小女孩小花(化名)18万多元现金。儋州警方接警后48小时内侦破此案,犯罪嫌疑人王祖琼日前已被刑事拘留,小女孩被骗的18万多元已经如数追回。
北京奥组委日前发布公告称,有4家网站涉嫌假冒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进行诈骗活动。北京奥组委提醒广大网民提高警惕。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