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十一日电(记者阮煜琳)由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近百名专家历时四年编写完成的《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今天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该方案不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气候变化的监测、预估、评估,也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举措。
郑国光今天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与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要求相比,中国气候系统观测还存在观测标准不统一,数据难以共享;对一些重要的气候变量还没有进行观测,不少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地区缺少气候观测数据等差距。为解决当前短期气候灾害预警、预测的关键理论难题与技术“瓶颈”。《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总体设计目标紧密与世界气候大会制定的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计划接轨,并力求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需求。
据介绍,《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以现有的大气、海洋、水文、陆地、环境观测系统为基础,着眼于气候系统观测的整体要求,初步规划了地基、空基、天基一体化的气候系统综合观测网,完善和建立了一个满足气候和气候变化预测与服务需求的、具有统一标准的、多部门参与的中国气候观测系统,重点是发展中国十六个气候关键区的多圈层综合观测。
据悉,未来三年为该计划示范工程实施阶段。二0一一至二0一五年为系统初步建设阶段。初步在中国十六个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建立多功能区域综合观则网,初步实施对地观测气候系统观测平台建设。
一九九七年,为响应国际社会开展的“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的建议,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国气象局等十三个部门组成的GCOS中国委员会。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