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终核实反馈结果表明,2006年云南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4.2%,意味着从2000年开始的6年间,云南农村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走完了1/7的路程。与此同时,全省绝对贫困人口由2002年的304万人减少到2006年的286.4万人,下降5.8%。
近期,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把十六大以来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作了一次全面梳理,结果显示,2002年以来的5年,是全省城乡面貌发展变化最快的5年,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群众得到实惠较多。
记者从云南调查总队了解到,全国2003年启用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综合监测体系,包含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进程、资源环境保护等6大类近30个指标。这一指标体系的计算,以实现基本小康为基期。2003年当年,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0.2%;时至2006年,六类监测指标得到全面推进,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也增长至14.2%。
收入方面,2006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50.5元,与2002年的1608.8元相比增加641.7元,增长39.9%,年均递增8.8%。其中工资性收入大幅上升,5年增长54.4%,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家庭经营收入5年增长45.0%,第一产业收入由2002年1772.2元增加到2006年2655.7元,增长49.9%,高出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仍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农民家庭非农产业收入增加,已从原主要来自第二产业,转向依靠渠道更广的第三产业。另外,惠农政策使得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逐年上升,5年增长了17.8%;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使得5年间农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增长67.2%,云南调查总队认为,农民收入中货币化程度的提高,说明农民家庭生产商品率提高,市场参与能力增强,这必将推动云南农民收入增长方式的转变。
消费支出方面,由2002年的1381.5元提高到2006年的2195.6元,增长58.9%,年均递增12.3%。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55.9%下降到2006年的48.8%,下降7.1个百分点,表明云南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支出比重普遍提高:2002年至2006年间,衣着、居住、交通和通讯、保健、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分别增长62.8%、95.2%、2.4倍、1倍和56%,5项消费在4年里年均递增均在10%以上。(王帆) (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