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办学优势与特色之路
以科学研究带动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
五十载办学历程,半世纪不懈追求。成都理工大学历来重视科学研究,在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的同时,坚持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早在建校刚三年的1959年,就有71%的教师、95%的高年级学生参加科研。
即使在十年动乱期间,学校也排除干扰,有组织地开展了科研工作。仅1972~1975年间,就开展科研199项,携带式X射线荧光仪的研制、四川碳酸盐岩油气储集条件与增产措施的研究等,是此期间科研成果的典型代表。
改革开放初期,学校抓住发展机遇,成立了科研处,试行科研项目合同制和优秀成果奖励制度,制定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和日常管理,组建了多个单一或跨学科的研究机构。1976~1986年的10年间,完成科研项目221项,其中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140余项,有94项成果获部省级奖励。在石油地质、工程地质、沉积岩与沉积矿产、放射性矿产地质、石油物探、核物探、地壳深部探测等学科领域,开始形成特色和优势。
“七五”期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积极争取国家和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承担各层次项目302项,其中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6项、部攻关项目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提交科研成果217项,其中获部省级以上奖励166项次。科研成果为西部地区的铜、铅、锌、金、银、锡、钨、铀等金属矿产和萤石、磷灰石等非金属矿产的找矿靶区预测,为玉门、南阳、胜利、长庆、四川和大庆等油气田的普查勘探和开发,为黄河龙羊峡水电站、大渡河铜街子水电站、雅砻江二滩水电站和三峡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相关专业在全国同类学科中的地位开始确立。
“八五”期间,学校提出了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科研及科技服务策略,采取了集中优势、面向西部、搞好四个结合(同建立相对稳定的科研基地相结合,同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同当前国家重大的科技攻关任务相结合,同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共计承担科研项目372项,包括国家科技攻关和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部攻关、重大基础研究等,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获奖层次取得重大突破。学校主持的“四川大山铺中侏罗纪恐龙动物群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当年一等奖空缺),参加的“高坝坝基岩体稳定性评价及可利用岩体质量评价”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九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再创新高。新上项目625项,到校科技经费近1亿元。在“863计划”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杰出人才基金项目等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学校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10项。
“十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又有新的成就。科技活动总经费达4亿元,新上科技项目1347项,高层次项目大量增多。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黄润秋教授等完成的“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科技论文的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学校E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进入前50名,C S T P CD收录论文数排名进入前88名。以科技成果为依托,成都理工大学在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固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及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等7个领域取得甲级资质。科技工作推动了人才队伍建设,“十五”期间,学校有3人进入教育部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人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计划资助,1人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通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学校在固体矿产资源勘查、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工程地质、沉积地质、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技术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确立了在国内高校相应学科专业中的优势地位。
科研催生重点学科,优势育成重点实验室。正因为长期重视科研,长期致力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校在不太长的办学历史中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师资,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学校在1981年获得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被批准8个硕士点,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被批准4个博士点,1988年获得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991年获准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89年建立起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西南石油大学共建)和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九五”以来,学校更加重视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本科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优化科学研究的方向,保障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完成建设并面向国内外开放,一大批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相继建立: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和分布式网络异构机群并行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学地质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等。特别是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成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使成都理工大学的科研实力大大增强,并为提高教学质量搭建起新的平台。
与此同时,建设成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岩土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构造地质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油气田开发工程11个部省级重点学科。
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促成特色专业
推动传统专业改造,打造特色专业品牌。学校依托科研优势,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基础,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宽了传统专业领域,形成了一批特色和优势明显的本科专业。如以山区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岩土工程为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是在工程地质学、岩土力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工程测量技术等多学科的支撑下建设起来的;又如省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则是在数学地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体现了数学、地质与计算机的有机结合。
通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科群,支撑了专业建设,建设了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地质学、石油工程、地球物理学、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8个四川省品牌、特色专业。
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科研提高了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培养了大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教学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高水平的教师直接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成果运用于教学中,在讲授基础课时,将书本知识与学科发展的前沿有机结合起来,使授课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比如,倪师军教授在给2002级地球化学专业学生讲授专业课程时,引用成都经济区城市地球化学研究等科研成果,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浓厚兴趣。其授课的两个班58名学生中有27人考取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研究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为77.6%,六级通过率为12.5%。其中一个班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三好班。
带动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通过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的建设、新课程的开发和新教材的编写,把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内容。《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矿产勘查地质学》等23门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等11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编写,都以学校几代教师在能源、工程地质和资源勘查等特色学科领域的深厚积淀为基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及时、直接地转化为教学内容,加快了教材更新,优化了课程体系。比如以工程地质国家重点学科所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为基础编写的《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教材,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至今仍是我国工程地质界引用率最高的教材之一。
改善实验实习条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新实验室,改造和扩建了部分传统实验室,其仪器设备为本科生开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购置的仪器设备,在用于科学研究的同时,也服务于本科教学。又如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构建了“一体化、三层次、五训练”的本科实践教学模式。
学校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先后与四川省地勘局、重庆市地勘局、云南省地勘局、西藏自治区地勘局、新疆自治区地勘局、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核工业地质局、中石化西南分公司、中石化西北分公司等十余家企事业单位,以及攀枝花市、达州市、遂宁市、南充市等人民政府在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友好合作,并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学生通过基地实习,培养和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实施的科技项目,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提供了选题、实习场所和经费支持,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创新能力。2006年,特色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有80%以上来自科研项目,并由主研教师指导。
以特色专业为平台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建校51年来,学校根据行业需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依靠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良好科研和教学条件,发挥特色专业的优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改革开放以前,根据行业需求,通过科研和教学的相互促进,把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崇尚实践的观念贯穿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李承三教授对第四纪地质学的开创性研究,罗蛰潭教授在戈壁滩进行稠油强采的大胆试验,以及早年常隆庆教授发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等,早已凝结成“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理工学子,使理工毕业生人才辈出。75级毕业生多吉,因地热研究成绩突出,于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60级学生颜其德,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队长,为我国南极考察立下功勋;59级学生丁贵明,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为大庆油田的发展作出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坚持“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源”的办学思想,涌现出刘宝珺院士、罗蛰潭教授、张倬元教授、曾允孚教授、彭大均教授、金景福教授、贾文懿教授、贺振华教授、朱介寿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带头人,他们用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如79级学生黄润秋,2003年获得“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7级学生胡瑞忠,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77级学生王之敬,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副主席;77级学生朱晨,国际学术刊物《GCA 》杂志副主编;77级学生郝蜀民,中石化华北分公司副总经理、大牛地气田的主要发现者;77级学生陈鸣,国际著名天体地球化学家,在SCI E N C E 上独立和合作发表6篇系列论文……
近年来,学校立足西部,以行业为依托,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优秀人才为目标,结合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狠抓教学和实践,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等多种途径,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广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大学期间就得到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认可。
51年来,学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8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其中70%以上分布于西部,有的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有的成为著名专家学者,他们以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出色的业绩受到社会认可。如地球科学学院毕业生在地勘行业现任厅局级干部44人,处级干部262人,地质队队长、总工193人。根据对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果,用人单位对该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评价优良率达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