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最厚道农民工 给失踪的欠薪老板看仓库 |
南阳最厚道农民工 给失踪的欠薪老板看仓库
□特稿主笔 杨非
这是一年前发生在南阳的故事,冰天雪地里,四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在被老板拖欠5000多元工资而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却坚持看管老板仓皇出走后遗留在厂内价值数万元的物资。他们一点物资也没有变卖,他们的做人原则是——— 为人要厚道,要讲仁义。
今年8月底,讲述这个故事的文章——— 《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通讯类一等奖,使这个已经远去的往事又给了我们更多的回味。
文章的作者——— 南阳市卧龙区委宣传部宣传干事付海厚说,农民工是个经常受社会救助的群体,但这次他们救助了这个社会。
【失踪】老板马德民失踪了,四位民工被欠5000多元
南阳友邦机械铸造厂老板马德民失踪了,一年来,没有人知道他身在何处。
南阳市车站南路2909号,这个位于南阳市南郊外王营村的大院子曾经是南阳友邦机械铸造厂的厂址,但现在,一个制作油漆桶的老板接手了这个院子。
9月10日上午,记者敲开了那两扇红色的大门,开始没有人应声,但犬吠声高得足以把胆小的孩子吓哭。三分钟后,大门拉开了一道缝,年迈的老婆婆警惕地问道:“你们是干啥的?”
院子里一个衣着时尚的中年妇女说,他们厂是生产油漆桶的,与马德民无关,去年上半年,曾经有很多人到这里打听马德民的消息,但后来就没有了。“马德民欠我1.5万元的房租,我去法院告了,但找不到人。”南阳市市民刘宛玉是车站南路2909号的主人,她恨死马德民了,租房不给房租,人却不吭声跑了。
刘宛玉了解的情况是,承租她家院子的马德民经营铸件赔了,其中,包括别人投资给他的5万元,当那个人知道这一情况后,找了一帮子人要收拾马德民,马德民闻讯后丢下生产设备跑了。
去年1月17日那个大雪纷飞的上午,曾经给马德民打工的四个农民工中的三位:湖南岳阳人刘先仿、我省邓州人张海龙、湖北襄阳人李三海来到南阳市卧龙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以下简称卧龙区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他们希望劳动部门能帮忙要回应得的5000多元工钱。这四个农民工当时在自发地看管马德民厂里的仓库。
【震惊】 四人只剩6元1分钱,每顿饭以两个馒头充饥,但是还坚持看仓库,“不能把人家的家也毁了”
去年1月17日,卧龙区监察大队队员杨轲像往常一样来到二楼办公室,在他的记忆里,和前去求助的大多数农民工一样,张海龙、刘先仿和李三海均衣衫不整、面黄肌瘦、情绪不好。“他们说,从2005年12月5日起,老板就未发过工资,他们好几天都没有好好吃饭了,赊来的馒头吃完了,没有人再赊给他们了”。接到投诉后,杨轲和卧龙区劳动监察大队长王奇就赶到了南阳友邦机械铸造厂,进行拍照和取证。
马德民欠下了张海龙1510元的工资,李三海865元的工资,刘先仿1980.5元的工资,刘先仿儿子刘敏的工资1425元。
返回单位的大队长王奇觉得很气愤,就安排宣传员付海厚再去看看。
那次访问让付海厚终生难忘。那天,鹅毛大雪,付海厚在五六厘米厚的雪地上骑着自行车来到南阳市车站南路2909号。“我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弹尽粮绝,四人只有6元1分钱。”付海厚回忆道,由于没有拿到工钱,张海龙、刘先仿他们没有油可吃,蜂窝煤也快烧完了,厨房里的案板上仅仅剩下一棵大白菜,四个人每顿饭以两个馒头充饥,大雪封门,他们却只能盖条毛毯过夜。
更让张海龙、刘先仿心焦的是,由于没有钱,工厂附近的那家馍店不再赊给他们馍吃,他们已经在那里赊了25元钱的账。“当时我忍不住流泪,他们太可怜了。”付海厚说,生活穷困到这个地步,但四位农民工却坚持留守下来看厂子,“他们有两个目的,一是等着老板回来给他们发工资;二是怕厂子的设备被人偷走,将来老板的家业都毁了。”“这里的任何东西我们都不会损坏,做人要厚道,这是原则!我们得给老板留条后路。”刘先仿的这句话让付海厚感动至今。
【拷问】 农民工这次救助了这个社会,他们和不见踪影的欠薪老板,犹如对比鲜明的漫画
临走时,付海厚丢下50元钱,但张海龙、刘先仿和李三海都推托不要,“能过来问问,我们都感激不尽。”
回到大队的付海厚迅速把眼见耳闻整理出了一篇文章。“大队长王奇看后没有说话,他找到我们局里的党委王副书记说了说,后来大家开始捐款。”
给前来求助的农民工捐款,这在卧龙区劳动监察大队还是头一次,最终捐款535元。大队长王奇说,捐款就是应应急,总得让他们回家过年。
去年1月24日,付海厚把这个故事发表在了《工人日报》上。要不是付海厚讲述的故事《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通讯类一等奖,刘先仿、张海龙、李三海的故事可能永远不会再被提起。“农民工常常被社会救助,但这次他们救助了这个社会。”付海厚说。付海厚如今已被借调到南阳市卧龙区委宣传部新闻科任宣传干事。《工人日报》就业版资深编辑郑勇说,在千千万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军中,刘先仿他们或许并不出类拔萃,也没有志存高远,他们只是想认认真真地工作,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即使被老板拖欠了工资,生活陷入困境,他们也只想着要回那原本就该是自己的钱,因为他们知道,哪些属于自己,哪些属于他人。
坚守原则的被欠薪农民工与不见踪影的欠薪老板,犹如一幅对比鲜明的漫画,值得人们品味、深思。
【信念】出门在外,人要讲究仁义,要有道德
9月10日晚,获知记者采访的刘先仿发来短信:想借用你的笔写一封感谢卧龙区劳动局的干部和职工的信,在大雪封门的时候,在我们无钱无米的时候,是他们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了我们生活费和回家的路费。
“其实,只要他们动一动脑筋,也不是无路可走。”付海厚说,这些农民工的厚道就在于他们并没有因老板弃厂跑掉而变卖厂里的任何财产。一些化铁水用的铁屑,大概能卖两三千元;半成品的汽车压盘整齐地码在那儿,若当废品可卖9000元,若当半成品可卖两万元。另外,还有8辆“解放”牌自卸车存放在院内(汽车是别人停放在这里的,向马德民交了些停车费),价值近两万元的电缆线还在地下埋着。
在老板马德民刚失踪的几天,张海龙和刘先仿曾去找过马德民的妻子,得到的答复是“我也联系不上”。“出门在外,人要讲究仁义,要有道德,不能做缺德的事,我这个人虽然不富裕,但我并不把金钱看得最重。”刘先仿说。
刘先仿本来在南阳市卧龙区卧龙乡十二里河街的一家钢厂烧“中瓶炉”(把铁屑熔化成铁水),一个月能拿2700元工资。“我去他那儿上班时,是马德民开着小轿车接的,工资是一个月1200元。”刘先仿说。“我放弃那么高的工资去帮他,结果却被搞得走投无路!”带着遗憾,无奈的刘先仿与他一起在南阳友邦机械铸造厂打工的儿子刘敏回到了湖南岳阳老家农场。
几位民工在弹尽粮绝之际,实在看不到老板出现并还给他们工资的希望,就拿那笔捐款当路费,各自回家过年。
【无奈】如果等法院判决下来,恐怕人都要饿死了
今年48岁的刘先仿,家里生活很困难,妻子早几年得了白血病,花了6万元。目前,他在老家务农,儿子刘敏去了长沙,与别人一起卖烧烤。
51岁的湖北襄阳人李三海从2005年11月25日来厂里干活到2006年1月,未拿到一分钱工资。一次马德民招待客人时还向他借了200元,一直没还。目前,李三海究竟在何处打工,没有确切消息。
2007年9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张海龙位于邓州市汲滩镇张井村的家。他74岁的老父亲张善慧正在没有围墙的院子里熬中药,已经偏瘫多年的老人行动困难,提起儿子被欠薪的事,他老泪纵横,“有啥办法啊?”
张海龙74岁的老母亲王书敏说,孩子从南阳回家后“哭得要命”,去年春节,他们家没有买肉,过完节,儿子一家三口都去了山东,具体在哪儿,她不清楚,她只知道儿子的工作是在建筑工地上打小工。
“我们家孩子都是老好人,不会跟人家生气,人家再好的东西,他也不会动。”王书敏老太太说。
对弟弟张海龙的遭遇,大哥张忠亮心疼得直落泪,但他很赞成弟弟的做法:“变压器和锅炉,我弟弟随便卖一个也够工钱,但人得讲信用。”
在家务农的张忠亮认为,如果弟弟因为老板欠工资就偷着把老板的东西卖了,就是不讲道理,毕竟那是人家的家业。
“变卖私人和企业财产是法院的事,需要走很长的司法程序。”卧龙区劳动监察大队长王奇说,“如果等法院判决下来,恐怕人都要饿死了。”自从那次投诉后,张海龙、刘先仿和李三海等人再也没有找过王奇。东方今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