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次贷问题对华影响有限
主要任务抑制贸易盈余扩大
综合新华社电世界银行昨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将对2007年中国GDP增长的预测上调至11.3%。报告同时指出,外部失衡仍然是中国面临的主要宏观经济问题。这是世界银行继5月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将中国GDP增长预测由此前的9.6%上调至10.4%后,再次进行上调。报告同时预测,2008年中国GDP增长率为10.8%。
宏观经济前景保持良好
报告指出,中国的宏观经济前景保持良好。就国际而言,没有迹象显示成本压力对中国出口的竞争力有明显的影响。就国内而言,经济前景还是保持强劲,利润和信贷增长率较高,因而投资很可能继续大幅扩大。消费预计会保持稳定。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升6.5%,为今年月度最高涨幅,连续4个月创出新高。1至8月CPI累计上涨3.9%。
世行报告认为,迄今为止,CPI的上升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际食品价格的上涨造成的。国际食品价格预计将进一步上涨,但国际工业商品的价格可能会继续下降。世行预期,CPI将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回落,但也存在继续上升的风险。
报告认为,美国的次贷问题引发了范围较大的金融动荡,但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有限。近期的金融市场动荡有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但是中国具有吸纳这种冲击的能力。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指出,中国资本账户相对封闭是中国金融市场未受明显影响的重要原因。此外,高额的国际储备和快速增长的经济继续支持了投资者的信心。
主要任务抑制贸易盈余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整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抑制贸易盈余的扩大。”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季报》主要作者高路易说。
报告指出,贸易盈余的扩大不仅引起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就国内而言,不断扩大的贸易盈余是出现巨额国际收支盈余的主要原因,而巨额国际收支盈余增加了流动性,使得货币条件宽松,并且造成了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
报告建议,在目前环境下,货币措施应该继续着眼于减少外部失衡,并且更多地关注内需的全面增长。消除过多的流动性和提高利率是必要的举措。更加紧缩的货币政策将会提高国内利率,并避免流动性推高资产价格。
报告还指出,为了使存款留在银行系统内,并抑制其流入股市,存款利率应该进一步上升。在税收方面,税收体系改革可以提供有助于结构调整的价格激励机制。从长期来看,需要对所有资源密集型商品的生产课税,对能源的投入课税将会进一步增加财政收入,而且使经济结构向资源效率更高的方向调整。
央行:8月贷款增加3029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7.10万亿元,同比增长16.9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61万亿元,同比增长17.02%,增幅比上年末高1.95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39个百分点。今年8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3029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多增1160亿元。
分析指出,8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出三大“特点”:货币供应量增幅较上月有所回落;人民币贷款在上月基础上继续高增;居民户存款显著减少。作为最重要的金融运行数据,8月末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09%,增幅比上年末高1.15个百分点,比上月低0.3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近期出台多种回收流动性的措施后,持续在高位运行的货币供应量有缓解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