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政策扣紧股市“咽喉” 资金面考验A股
港股直通车即将辟出第二条通道,A股市场的资金面再度迎来考验。
“如果允许通过内地券商渠道进行港股投资,这样对A股市场的资金分流会更加直接,其实近期内地资金流入港股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港股直通车开出无疑会给A股这个骆驼再压上一根稻草。
近期众多利空政策的累积已经使得A股高处不胜寒,并最终导致了9月11日上证指数大跌241.32点,跌幅达到4.51%。
9月12日,上证指数到收盘时虽然收红涨幅为1.15%,但是当天高达3.32%的振幅也说明了市场的分歧。
“招商银行、中国石化等指标股继续下跌,而题材股则表现出色,同时物流运输等一些偏防御性板块也得到资金的青睐,这说明市场明显没有从9月11日的大跌中回过神来。指数未来应该会是继续振荡调整。”某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机构风向渐变
“如果港股直通车增加券商这条快车道,那么内地市场上的主要机构跟港股的联系就会更密切,A股高估值和对港股业务前景的预期都会促使内地机构‘偏帮’港股。”上述私募人士告诉记者。
券商是内地A股主要的研究力量来源,券商的研究报告无论对保险、基金等拥有巨量资金的机构,还是对于私募、散户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其对于A股的判断影响着市场的走势。
券商获准开展QDII业务显示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未来会跟主要是港股的海外市场挂钩,而如果成功获准成为直通车第二通道,则券商的经纪业务也会跟港股挂钩,这样券商投行、资产管理以及经纪三大业务的利益全面跟港股挂钩。
而作为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保险公司以及基金公司作为到境外进行投资的QDII后,其利益也已跟港股挂钩。
“利益格局改变会最终促使机构由盲目力挺A股到正视A股的高估值。”上述私募人士认为。
7、8月份上市公司中报公布时,高增长使得券商几乎是对于A股市场一致表示乐观,但是进入9月,表示悲观情绪的券商家数明显增加。9月12日,东方证券发布了《风险正在临近》的策略报告,报告认为上市公司的赢利增长速度下滑不可避免,市场对于A股的估值担忧也在加剧。
看空的不仅仅是券商,作为基金业的龙头,博时基金总裁肖风也直接表示了自己看空的想法。
“股市的涨涨跌跌就好像钟摆:有左必有右。”今年8月,在博时基金公司的内部刊物上,其总裁肖风用钟摆比喻股市的涨跌。
“股市每天3000亿的成交量不可持续,因为如果这样的话,一年的交易成本将达到6000亿左右,接近流通市值的十分之一,也超过了目前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赢利总和。”肖风如此认为。
肖风同时认为,目前每天几十万的开户数也不可能持续,“按每家三口人为一户计算,现在约四分之一的中国家庭已经开立证券投资账户,按照43%的中国城镇人口来看,则超过一半的城镇家庭都开立了证券账户”。
“股票市场的钟摆摆得太左了,自然也会回落得更右一些。”肖风说。
工行瑞信基金从近期已经明确的政策面进行分析后也认为,央行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股指期货准备就绪将要推出、港股直通车试点、新股发行加紧及超级大盘股登陆A股、央行票据发放等五大政策针对流动性过剩和股市投机,就好像一只巨手可能时时扣紧股市的咽喉。
9月25日后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2.5%的水平,与历史最高的13%的水平仅一步之遥,政策的累积效应在不断加大,政策压力已经到了相对沉重的时期。多空博弈受此影响随时可能出现逆转。
流动性泛滥局面逆转?
QDII等直接泄洪以及通过加息来加大银行存款吸引力的措施都在影响着A股资金的供应。
在大盘股“海归”已经在路上的时候,QDII的加速推出以及港股直通车通道对A股资金供应影响不容低估。
高盛(亚洲)8月下旬的一份报告认为,估计约400亿美元的内地资金将通过QDII项目流向海外股票市场。此举将刺激海外股市的上行。其中保险有156亿美元,基金券商有130亿美元,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有77亿美元,社保有36亿美元。
从更长远的时间看,高盛(亚洲)预计至2010 年,内地资金投资香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500 亿美元。
随着8月CPI达到6.5%的消息出台,加息预期的愈加强烈,而负利率时代何时终结也成为热烈探讨的一个话题。
市场上一个流行的观点是,A股估值的不断上升已经不能用基本面的变化进行解释,而是完全由资金面进行推动。
这种观点的理论基础是A股股价已经透支了2008年的高增长。
2007年上市公司的中报已基本公布完毕,按WIND测算,2006年、2007年和2008年整体A股市场市盈率已经分别达到58倍、38倍和29倍,就连以蓝筹股为代表的沪深300今年和明年预期市盈率也已经达到36倍和27倍。估值远远高于国际主要市场。
资金推动型的市场中,负利率是否会被终结被认为是决定A股市场流动性泛滥局面是否会出现逆转的一个主要的指标。
“8月公布的CPI数据刷新4年前的新高,达6.5%,我们相信11月之前,通胀的数据是下不来的,利率调升的速度也赶不上CPI上涨的速度,内地投资者对资产的渴求暂时尚难消减。”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吴坚雄认为,“不过管理层已经在作为,首先是节流:暂停或减缓A股开放式基金发行;其次是疏导:发行特种国债、加速QDII和放行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再次是开源:给大盘股发行提速,比如建行和城商行的加速发行,目的只有一个,冲减积聚A股的流动性,这个是根本,也是导致股市短期流动性波动的要素。” 本报记者 简俊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