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假如我们身陷意外,照料人员要用我们的手机通知我们的家人时,却不知打哪个号码,如果设立一个全国性可辨识的名字,在这种情况下将有很大帮助。”最近在网友中以论坛、e-mail、博客等各种方式流传着这样一封倡议信,该提议得到网友的强烈支持。
倡议信提出想法 紧急情况下救护人员联络伤者家人(伤者神志不清时),国际上有一通行的做法:手机使用者在手机内设定一个紧急联络人,统称ICE,以便一旦发生事故,救护人员可以迅速联络到正确的人。所谓ICE,是代表“万一发生紧急状况”(InCaseofEmergency),这项概念既简单又有效,英国的救护人员于2005年4月首先提出之后,立即获得英国和国际间的广泛支持。
倡议信上表示,中文“紧急号码”的点子就是来自ICE概念,我们可以设立一个,也可以设立几个紧急号码,以“紧急号码×××(姓名)”形式存入手机。其实紧急联络人可以是你的家人,但有些人不希望自己发生意外的消息吓到年迈的父母,就可以把紧急联络人设为自己信任的好友。
紧急联络人多为父母
记者对周围30个人作了随机调查,他们的身份包括老师、医生、学生、公司职员、媒体从业人员、公务员。9个人表示自己手机中没有“紧急号码”,但是有以“爸爸”“妈妈”“家”为名称存的号码,他们认为如果发生意外情况,这些号码可以作为紧急号码使用。另外21个人表示自己手机中既没有“紧急号码”,也没有以家人的称呼存号码。
一位曾经遭遇过车祸的大学老师告诉记者,当时她因为神智还清醒,所以自己努力摸出手机,打电话给做医生的同学请教如何自救。但现在想想也后怕,如果当时自己无法拨打,旁人一定不知道该通知谁。她赞叹设立紧急号码这个注意非常好,当场在手机里设了几个紧急联络人。
涉及隐私不用伤者手机 市医疗急救中心办公室主任王凯平表示,“120”急救人员在实施紧急抢救时,如果伤者亲友不在身边,伤者又昏迷不醒,急救人员一般就直接把其送到附近的医院,一般不拨打伤者的手机,这主要是考虑保护伤者的隐私。记者查阅了一些城市的急救医疗条例,发现暂时还没有相关法律条例对使用受伤者手机有专门规定。但王主任表示,对伤者来说,网友的这个倡议也未尝不是一种贴心做法,能在第一时间联络到伤者信任的人。 作者:晚报记者肖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