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关健斌
“普京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你也猜不透。”也许用这句话来解析“普京提名俄联邦金融监管局局长维克托·祖布科夫为新总理人选”一事最合适不过了。
莫斯科时间9月12日下午14时许,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里接受了弗拉德科夫的辞呈。
对于弗拉德科夫的辞职,俄国内的分析家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早在弗拉德科夫于2004年3月刚刚被普京任命为政府总理之时,分析人士就纷纷预测他是个“过渡性人物”。但弗拉德科夫这一“过渡”就“过渡了”三年半的时间。而且按普京的话说:“俄罗斯政府在弗拉德科夫领导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国家经济发展指标呈不断上升趋势,通货膨胀率不断下降,国民收入不断增加。现在已经开始落实大型国家社会项目,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您的领导下所取得的。我感谢您担任政府总理期间所做的工作。”
据俄罗斯民调机构9月13日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有40%的俄罗斯民众对弗拉德科夫在任期间的表现表示“满意”,有32%的被访民众对他的工作“不满意”,有28%的人表示“不太好说”。而为了表示对弗拉德科夫工作的认可,普京还在接受其辞职的要求后专门签署总统令,授予他“祖国功勋勋章”。
其实,关于弗拉德科夫可能辞职的消息,早在去年秋天就开始在俄罗斯坊间流传了。所以,大家也似乎对弗拉德科夫“选择恰当的时间做出恰当的决定”十分认可。对于弗拉德科夫“很识时务”的决定,俄政府副总理谢尔盖·纳雷什金也说道:“他(弗拉德科夫)宣布了辞职,对此媒体已经公布。他应当做出这一决定。他说,政府解散是正确的决定,无论对他,还是对总统而言,这一决定是必需的和适宜的。”
因此,弗拉德科夫政府的解散并没有明显波及俄罗斯金融市场。12日卢布汇率尤其依赖于国外市场行情,债务市场也非常稳定。尽管俄罗斯公司股票有所下跌,但总体上说,也对弗拉德科夫政府解散表现得相当平静。一位分析人士称:“通常政府解散会对证券市场状况产生影响,但弗拉德科夫的离去对俄证券市场的影响很小,因为本届政府解散一事不具备轰动性效应。”俄《新闻报》发表文章称,其实市场早已对政府解散做好了心理准备,不过普京总统的选择的确令人出乎意料。
是的,最让众分析人士大跌眼镜的是,普京提名俄联邦金融监管局局长维克托·祖布科夫为新总理人选,而在刚刚公布的俄罗斯8月100位有影响的政治人物名单上,本报记者似乎并没有发现这个名字。
“祖布科夫是谁?”据俄媒体披露的消息称,祖布科夫虽不广为大众所知,但却是总统普京的长期盟友。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和普京在圣彼得堡市政府共事,他当时在普京手下工作。俄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说:“祖布科夫拥有30年的专业经验,并在列宁格勒地区长期工作。他领导过国营农场和联合国营农场,曾经是普里奥焦尔斯克市委第一书记,并在圣彼得堡市政府工作过。”一位消息灵通人士还透露,祖布科夫是现任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的老丈人。
“祖布科夫将在未来俄罗斯政坛中扮演什么角色?”俄罗斯自由民主党的一名成员说,“现在整个国家都在猜测祖布科夫的身份——是一位"技术型"总理,还是别的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情况和普京上台时的情况惊人地相似——与总统关系"铁"、"成长"轨迹相似。我们的确有足够的理由猜测祖布科夫入主克里姆林宫之路会一片平坦。”俄罗斯一些政治家认为,祖布科夫只是普京选择的一位代总理,他将为普京在2012年或在这之前重返俄罗斯政坛铺路。这些人称:“这位在9月15日就年满66岁的老人显然比任何一位俄罗斯政界领袖都要老,他将是一位缺乏组织能力、毫无政治经验的总理。”
一位观察家对本报记者说,无论猜测如何,祖布科夫将于9月14日顺利通过俄罗斯杜马对其提名的表决。据本报记者了解,9月14日(星期五)中午12时30分(北京时间16时30分),俄罗斯国家杜马将对祖布科夫的总理候选人资格进行投票。“统一俄罗斯”党、“公正俄罗斯”党和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已经表示支持祖布科夫,而俄罗斯共产党党团成员准备投票反对。对祖布科夫而言,接下来的事就是他重新组阁了。祖布科夫本人13日对记者说:“政府的结构不是非常有效。因此结构的改变是必然的,我们还将考虑人事问题。”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普京对祖布科夫的提名,并没有使关注“2008年俄罗斯总统大选花落谁家”的分析家们豁然开朗,却让大家越发感觉到一头雾水。分析人士称,对祖布科夫的提名,使普京明年卸任后谁将掌握俄罗斯大权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祖布科夫本人在9月13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曾经有一番耐人寻味的表态,他说:“如果我在总理的职位上能有所成就,那么我不排除可能会参加总统竞选。”而一直坚信“普京总统最可能的"接班人"将从伊万诺夫和梅德维杰夫两人之间产生”的部分俄罗斯观察家,还是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再次失误”。一位专家对本报记者说:“虽然普京已经开始"后普京时代"的权力布局,但我们还是别再去猜普京的心思了,因为我们很难猜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普京所确定的俄罗斯内外政策不会因为总理和总统的换人而改变。”
本报莫斯科9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