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南方日报

广东民营经济:三分天下半壁江山

  核心提示

  广东民营经济的主要指标均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部分总量指标已经超过全社会的1/3,并且呈现出继续提高的趋势。至2007年4月末,全省个体私营企业达306.1万户,稳居全国各省市之首。2006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396.5亿元,占全省GDP的40.0%。
之前外资、国营、民营经济“三分天下”的鼎立之势,已被发展迅猛的民营经济阵营悄然打破。

  根据最新发展规划,到2010年,广东民营经济将由目前的“三分天下”发展成“半壁江山”。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国国有经济,做强做大内源型经济,并把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内源型经济确定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民营经济从“三分分天下”向“半壁江山”跨越的总攻号角已经吹响!

  2002年,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25%,而浙江早在2001年民营经济的比重已超过40%。

  外源型经济独步全国,内源型经济相对滞后,广东庞大的经济体被人笑称“满天星星,不见月亮;满地黄花,不见牡丹”。

  2003年,广东人开始在学习中思索,在奋发前沉淀。是继续步履蹒跚,还是奋起直追,选择不言而喻。而答案,也仅用了5年即告揭晓。2003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民营经济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2005年全国成长型中小企业百强榜中广东军团夺冠,2006年民营经济增加值首破万亿大关,2006年底个体私营企业总数稳居全国之首,目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四成、纳税的36%……

  5年时光,广东民营经济跑出了一条扩张、突围、创新的进化之路,民营经济已经从广东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变成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近年来,广东民营经济的主要指标均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部分总量指标已经超过全社会的1/3,并且呈现出继续提高的趋势。至2007年4月末,全省个体私营企业达306.1万户,稳居全国各省市之首。2006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396.5亿元,占全省GDP的40.0%。之前外资、国营、民营经济“三分天下”的鼎立之势,已被发展迅猛的民营经济阵营悄然打破。

  经济规模迅速壮大,民企阵营的“兵力”也不容小视。数据显示,2006年广东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154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80.5%,平均每年净增137.4万人,解决了大量城乡居民的就业生活问题。此外,还有3个80%:我省城镇新增的劳动力80%在民营企业找到岗位;80%的下岗失业人员在民营经济组织实现再就业;外省和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的,80%以上在民营经济中就业。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产业集群迅速崛起。目前,在全省1145个县市辖镇中,产值超过10亿元的就有300多个!在珠三角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有1/4。

  不少民营企业实现了从“草根”到“榕树”的飞跃,成为当地中小企业发展的龙头。我省评选出来的2005年度省百强民营企业与2003年度省百强民营企业相比,整体规模实力都有较大幅增长,平均注册资本增加30%,营业收入增加40%,利润增加36%,上缴税收增加25%。

  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

  2002年-2006年,民营经济上缴税收年均增长28.9%,较同期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18.7%高出10.2个百分点。我省个体私营企业税收征管户数和征收金额均居全国之首。

  目前,全省已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7752个,带动农户512万户,这些农业产业化组织基本上由民营企业组成;在60个扶贫开发县的150家省农业龙头企业和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中,有民营企业112家,占75.2%。

  类似例子还有很多。2006年,我省遭遇强热带台风“碧利斯”侵袭,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的倡议,慷慨解囊向受灾地区捐资捐物,仅由工商联组织的民营企业捐赠就达700多万元。近年来,我省民营企业实施报答社会的光彩事业项目达127个,总投资额超过120亿元。

  高歌猛进

  一举拿下五个“全国第一”

  “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这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最佳写照。在全国民营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之下,广东民营经济一路高歌,势头空前高涨,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显著增长提高。在全国工商联九届四次执委会上,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说:“广东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国民营经济的排头兵。”

  据广东省中小企业局介绍,2006年,我省民营经济在个体私营企业户数、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户数、私营企业出口总量、民营经济上缴税金、民营经济增加值等方面一举拿下五个“全国第一”,其他主要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

  第一张奖状:个体工商户最多

  截至2006年末,我省个体私营企业达300.9万户,稳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其实早在2005年末时。我省个体私营企业就已达到271.9万户。

  其中,广东个体工商户245.8万户,而同时期全国共有2576万家个体工商户,换句话说,中国十个个体户中,就有一个是“老广”。

  第二张奖状:经济增加值最大

  2006年,我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396.5亿元,总量居全国首位,超过很多省市的GDP总量。

  第三张奖状:上缴税收最多

  2006年,我省民营经济上缴税收1414亿元,总量已达全国31个省市区地方财政收入的上游水平。

  第四张奖状:出口最多

  2006年,我省私营企业出口490.1亿美元,占全国私营企业出口的28.4%,远居全国各省市私营企业出口之首。

  第五张奖状: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最多

  《2005中国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报告》发布的全国“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500强”中,广东省占14.77%,一举跃居全国榜首。对比1999年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地区分布,“广东省发展最为迅猛,一举跃居榜首,所占比重增加了近5个百分点,成为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最多的省份。”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中小企业研究咨询中心联合发布《广东省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研究报告》显示,从2001年至2004年,广东中小企业的工业增加值、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利税总额、从业人员等6项指标的增长率均远高于全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增长率。这说明广东省中小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优。

  保驾护航

  立法打破“玻璃门”

  自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下简称《中小企业促进法》)之后,广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从2003年起,省委、省政府为发展民营经济陆续出台了一批政策,《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也在2006年的广东省民营经济会议上亮相,意味着广东省首次为以民企为主的中小企业立法。据主要负责该条例起草的省中小企业局改革发展处何佐贤处长透露,目前该《条例》已于2007年7月26日通过人大二审。

  《中小企业促进法》打破发展“玻璃门”

  媒体常用“玻璃门”来形容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理论上,国家在行业准入方面为民企敞开了大门,但是在一些实际的政策享受方面却只是“看得见摸不着”。破除体制性障碍,寻求公平竞争的机会,打破“玻璃门”,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省,《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总是作为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节点上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被提及,而中小企业的主体正是民营经济。

  记者了解到,《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立法宗旨,确立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法律地位,明确了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并将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这些都透露着产业调整的信息,政策调整带来的实际优惠让民营企业“看得见也能摸得着”,“玻璃门”正在逐步消失。

  广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已过二审

  5年来,广东省民营企业已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各种所有制和各种类型的民营企业遍布城乡,民营企业的大部分经济指标所占总额的比例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法律保障和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诸多障碍和问题的困扰,如融资困难、技术设备落后、信息闭塞、人才匮乏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业内分析,《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经营环境;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认真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将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重点支持综合服务、技术创新、融资渠道、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五大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规范运作的信用体系,建立完善的民营企业担保激励机制。

  政策密集出台实现八大突破

  2003年2月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具体有力的实施措施。为贯彻落实《决定》,随后出台了《广东省关于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3个配套政策文件。在政策上实现了经营领域、市场准入、土地使用、人才吸纳、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对外交流、做强做大等八大突破,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省委、省政府出台《决定》及其配套文件,组成了指导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民营经济发展的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原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在贯彻落实省《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在广东发展民营经济问题上,《决定》就是“纲”,配套文件就是“目”,纲举和目张这两个环节都很重要,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只有配套文件这个“目”抓好了,《决定》这个“纲”的精神实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有效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鼎力扶持

  20亿财政力助民企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而民营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20%以上,目前民营经济总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已超过50%。民营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发展高技术产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然而,同民营企业发展不相协调的是,它们只占用了我国金融资源的极小部分。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中自我积累占56.3%,向亲友筹资占13.5%,有近80%的经营者几乎无法获得稳定的追加资金。在这种环境下,政府在财政支出上作出适当的倾斜,对民营经济进行适当的扶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重点推动民企技术进步

  广东省公布的民营企业20亿元财政支持计划声称,要连续5年每年安排扶持民营企业专项资金2亿元,重点用于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配套等。与此同时,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加安排科技三项经费5000万元,重点用于扶持民营科技发展。

  该项目达到的效果也是喜人的,其中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4年来已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1198个,安排扶持资金5.9亿元,拉动社会投资139.4亿元,财政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支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已普遍推行抵押、担保制度,而不少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财务制度不完善,难以从银行获得充足的起步资金。因此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在民营企业和银行之间发挥中介的作用,为我省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和《广东省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按照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担保的贷款额度,分档次对担保机构进行补助,提供担保贷款的额度越高,补助资金就越大。近3年,省财政专项资金共安排6120万元。

  技能培训提升民企综合素质

  据有关部门对57家规模较大、层次较高的民营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在5万多人的职工总数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仅有5115人,占总数的10%,中高层次学历者比例严重偏低,而且培训经费超过销售总收入1%的企业不到1/10。

  此外,受企业数及从业人员数量多少的影响,广东民营企业人才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数量较多、从业人员较集中的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行业中,但从各行业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重来看,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比重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这同样也影响到了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的人才技术更新与产业升级、行业创新的步伐,使得民营高科技企业人才知识培训与技术更新不同步。

  为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综合素质,省财政连续3年每年增加安排再就业资金5000万元,专项用于民营企业吸纳下岗人员的社会保险、岗位、就业服务、技能和创业培训等。通过财政资金扶持、社会资源整合、培训方式创新,引导社会培训机构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发挥所长,分层次、分类别、有重点地开展专业辅导和系统培训。

  民企“百强”榜

  含金量逐步提升

  “以典型带动一片”是广东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出台的初衷。近年来,我省通过组织评选省百强民营企业、省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了一批典型单位、学习榜样,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在短短的4年间,省委、省政府就3次召开了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两次隆重表彰了省百强民营企业、省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两次隆重表彰了民营企业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两次向全省总结推广了发展民营经济典型经验,两次召开了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在省政府近年来召开的近100次常务会议中,涉及民营经济问题的约有20次之多。这在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历史上是少有的。

  2003年首届广东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广东的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呈现出新的发展势头。而作为民企代表的百强榜入围企业更是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从榜单中浮现的新面孔和一路蹿升的数据就可窥见一斑。

  2004年—2005年“百强”中约有1/3是新上榜的企业。这意味着短短两年时间里,有66家“百强”持续成长,保住了江湖地位;另有34家民营企业经过一番奋斗,快速成长,成为“百强”的新鲜血液。

  2004年—2005年“百强”户均注册资本1.38亿元,比上届增加30%;户均年末净资产7.45亿元,比上届增加44%;户均营业收入18.66亿元,比上届增加40%;户均利润总额1.07亿元,比上届增加36%;户均纳税额8260万元,比上届增加25%。这充分说明了我省民营企业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进入良性循环。

  省委、省政府提出,当前我省须尽快补足内源型经济较外源型经济相对不足的这块短板,并实现内源型经济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而内源型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就是民营企业。从百强民企展示出的相关数据表明,这种转变已经初显成效。

  2006年9月12日,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中小企业研究咨询中心联合发布了首份《广东省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研究报告》,报告对广东省中小工业企业的成长型作了整体判断,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报告》指出,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是广东省经济的主要生力军,广东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的规模也呈现增长的趋势。20多年来,广东省经济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大量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涌现,是广东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广东省成长型中小企业在行业、地区及规模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对最具成长性的前500家企业所做的分析,近几年,资源和能源开采加工业中的中小工业企业成长迅速;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中的中小工业企业具有较好成长性;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中小工业企业已不具备成长优势。具体来说,饮料制造业、通信、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等行业领域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竞争力。

  广东省中小企业尤其是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地区差异显著,珠三角地区整体上仍是成长型中小企业集中的优势地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在中小企业和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绝对量均显不足,同珠三角地区地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谢思佳

  见习记者吴 哲实习生谭罗敏

  财政资金扶持领域流向表

  扶持项目类别 数量 扶持资金

  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 1120个5.93亿元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395个 9588万元

  信用担保体系建设95个 6120万元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基金配套项目138个 4259万元

  图:

  何建文 摄

  梁惟岳 摄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