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博会:为中小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访中博会组委会主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
核心提示
在国务院的关心支持及国家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博会已经成为一个高规格的展会--是目前我国唯一经国务院院批准由五部一省共同举办、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国际性展会,是各国和地区中小企业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一个较高水平的展会--是多方联合主主办与多国和地区参与相结合,交易与展示相结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相结合,进口与出口相结合,专与博相结合,精品和多种商品展示相结合的综合性展会会;一个高效益的展会--中博会吸引了各国和地区众多高素质的中小企业参展,并邀请了跨国零售集团、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参展参会,为零售连锁锁企业与供应商搭建零距离接触平台、创造了商机。
年年花相似,岁岁景不同。第四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日中小企业博览会在世人瞩目中拉开了帷幕。几年来,中博会越办越好,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影响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广东和我国会展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中博会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如何?广东中小企业能否再创辉煌?就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博会组委会主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意义
搭建“展示、交易、交流、合作”的良好平台
记者:请问黄省长,今年是第四次举办中博会了,请您谈一谈举办中博会的重大意义。
黄华华:中博会是顺应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大势、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有关政策、提升我国和广东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和全国中小企业发展十分迅猛,占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进一步融合,中小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得到政府的引导扶持和社会中介组织的服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为中小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鼓励举办中小企业产品展览展销活动。中博会因此应运而生,从2004年广东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博会开始,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温家宝总理对中博会予以充分的肯定,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把中博会办成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更好地促进中国中小企业与国际中小企业的合作与发展”。按照温总理的指示并经国务院批准,从第三届开始,中博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由国内展会升格为国际展会,并永久落户广东。
中博会为国内外中小企业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易、交流、合作”的良好平台。以第三届中博会为例,此次盛会与有“世界中小企业王国”美誉的意大利共同举办,吸引了大批世界中小企业前来参展参会。参展企业达3970家,其中境外企业948家,占总数的23.8%;设展位5110个,其中境外企业展位1094个,占总数的21.4%。参展企业除主宾国意大利外,还有18个国家和地区组团参展。展会期间,共吸引了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21万人次到场参观、洽谈、采购。意大利方面共组织了714家企业、1400多人参展参会,包括8位部长、12位大区政府代表。广东省政府还与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签署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确定了加强双方中小企业交流与合作的原则要求。
在国务院的关心支持及国家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博会已经成为一个高规格的展会——是目前我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由五部一省共同举办、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国际性展会,是各国和地区中小企业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一个较高水平的展会——是多方联合主办与多国和地区参与相结合,交易与展示相结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相结合,进口与出口相结合,专与博相结合,精品和多种商品展示相结合的综合性展会;一个高效益的展会——中博会吸引了各国和地区众多高素质的中小企业参展,并邀请了跨国零售集团、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参展参会,为零售连锁企业与供应商搭建零距离接触平台、创造了商机。
亮点
确定日本为联合主办国推动中日中小企业合作发展
记者:今年中国和日本共同举办第四届中博会,您认为对广东有什么意义?
黄华华: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两国经贸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根据两国政府达成的共识,第四届中博会期间将同期举办中日中小企业博览会。4月11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中日联合新闻公报》,确定日方作为联合主办国,与我国共同主办本届中博会,以服务于中日经贸合作大局,进一步推动中日中小企业合作发展。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中小企业政策最主动、最稳定、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与日本合办第四届中博会,广东中小企业与日本中小企业同台展示、交流,对广东中小企业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学习其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市场开拓、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另外,广东省与日本的经贸合作紧密,中小企业合作具有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2006年,广东对日本的进出口贸易额为480.06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的9.1%,仅次于香港和美国居第三位,其中出口147.12亿美元,进口332.95亿美元。截至去年底,日本企业在广东投资项目1700多个,投资额72亿美元。中日共同举办中日中小企业博览会,将把双方的合作推向更广领域和更高水平,对于进一步加强广东与日本中小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推进广东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中小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
五管齐下扶持技术进步和创新
记者:我们知道,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全国65%的发明专利、75%的新技术、80%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对开展技术创新还是感到力不从心,因为没有自己的技术、品牌而昙花一现的企业比比皆是。在这方面,广东省政府是怎样扶持中小企业的?
黄华华:近年来,广东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逐步走出一条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大力支持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是利用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从2003年起连续5年,省财政每年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重点用于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全省已初步建立起适合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需要的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2003年-2006年,省财政共安排9046万元扶持全省346个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有20个成立或指定了市级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121个县市区有99个成立或指定了县级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覆盖面均超过80%。
三是建立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推动专业镇和一大批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全省累计建设五金、机械、纺织、家电、建材等省级专业镇203个、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128家。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扶持,为中小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目前,省级专业镇共有中小企业12万家,产值6000多亿元。
四是通过创新基金扶持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广泛发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国家创新基金,近两年共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47项,获得经费1.26亿元,立项数和获国家资助经费额均排在全国前列。大批中小企业获得创新基金的支持,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加快建设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从2004年开始把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列入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专项,支持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心、产品检测站建设,积极鼓励和推动产业集群与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等合作,建立区域性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与突破,通过集中资源、重点扶持,加快建立产业集群技术服务体系,弥补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通过多年努力,广东中小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比重大幅提高。据统计,去年底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有半数以上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省市科技部门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达7316户;民营科技企业生产的主导产品中,87%是高新技术产品;全省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80%以上;广东省获专利优秀奖和知识产权优秀奖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七成。
融资
千方百计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记者: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处于上升期,很多时候需要政府扶一把才能站稳。特别是在融资方面,中小企业先天不足、后天乏力,感到资金不足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广东提出要努力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几年来已初见成效。广东在这方面的经验是什么?
黄华华: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工作,主要做法是: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改善信用环境。200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和12个配套文件,要求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财政与金融支持,开发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融资服务项目,扩大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2004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省中小企业主管部门、金融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广东省关于推进民营企业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优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业务的政务环境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促进改善了全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信贷环境。
二是创新融资机制,加强金融服务。广东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增强为全省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能力。省有关部门和金融部门积极探索缓解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深化金融改革,推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人行广州分行积极调动金融机构向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断加强和完善对中小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的窗口指导,2003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按照国家银监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的要求,广东银监部门指导工行、农行、建行等多家银行设立专门为小企业放贷的信贷部门,探索建立了一套有别于大企业的小企业贷款评估体系,简化对小企业贷款的审核程序。
三是搭建合作平台,促进银企合作。广东省政府积极推动政、银、企合作,与建行、国开行等多家银行建立了贷款合作关系,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推动融资合作平台建设,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在国家发改委和银监会的支持指导下,在前三届中博会期间成功举办了中小企业融资洽谈会。第三届中博会的融资洽谈会共有6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40多家融资中介机构参展,与69家中小企业签订融资合同15.6亿元,与260家中小企业达成意向投资66.4亿元,打造了推动银企合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高端平台,成为中博会最具特色的亮点。今年我省拟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助项目,对山区和东西两翼14个市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进行补助,充分利用专项资金导向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目标
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当好排头兵
记者:近年来,广东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中博会永久落户广东,为它们的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请您介绍一下广东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以及下一步广东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路。
黄华华:广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全省各地出台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就有300多个,涉及经营领域、市场准入、土地使用、人才吸纳、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对外交流、做强做大等方面,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去年,广东省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数量、个体私营企业户数、民营企业出口总量、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和民营经济增加值等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2006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300.8万户,民营经济实现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私营企业中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5.9万户,实现进出口总额731.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472.8亿美元,占全国私营企业出口总额的27.4%;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1765.2万人,上缴税金1414.31亿元,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金642.5亿元。据国家有关机构评价,2005年,全国“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500强”中,广东占14.8%,成为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最多的省份。
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把加快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推动今后广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来抓。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内源型经济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完善各项扶持政策措施,努力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当好排头兵。
重点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上实现新突破。二是在提升民营经济质量水平上实现新突破。着重抓好扶优扶强、推动自主创新、提升企业素质、发展产业集群等工作。三是在解决民营经济融资、用人等实际问题上实现新突破。四是在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本报记者 谢思佳
见习记者 吴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