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江苏某预备役高炮师所属某团组织了一场快速动员集结演练,上百台从地方预编的通信指挥车、卫生救护车、洗消车、气象侦测车等军民通用装备精彩亮相。然而,当指挥员下达实弹防空演练命令后,这些装备却呼啦啦地撤下阵去,参演的仍是部队原有装备。
战斗刚打响,装备咋就入了库?
调查得知,该团从地方编入的通用装备涉及数字通信、电子侦察、重型运输、机械修理等18个类别,其中包括36台科技含量颇高的海事卫星通信车、移动通信指挥车等。团里为这些装备建立起完备的数据库,性能、分布、台次等情况一目了然。但这些通用装备参训率不高,即使上了训练场,往往是“点个卯”就打道回府。
这种“编好了、用不上”的现象并非个例。师党委经过深入分析后发现,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基层单位领导主观上没有紧迫感,认为预编通用装备只是平时撑撑门面,真正训练时还得靠部队装备;二是没下功夫打造“接口”,使得通用装备与部队需求对接不畅;三是一些单位担心损坏价格昂贵的通用装备,所以不敢放手开展针对性训练。
编为用,建为战。怎样才能让预编的通用装备真正发挥作用?该师围绕这一课题多方位展开探索——
攻略一:实施人才与装备捆绑式编入。他们在编入地方装备的同时,把相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一起编入预备役部队。去年5月,某团将通信、侦测、雷达等10多种通用装备拉到实弹射击场,在10多天的演练考核中,20多名编入预备役方阵的地方专业技术人员全程保障,确保了演练任务的顺利完成。
攻略二:抓好通用装备对接训练。他们制订了通用装备训练计划,积极组织军地联训。去年10月,师里组织首长机关作战指挥演练时,动用了多种通用信息装备。演练期间,师团领导、地方专家、训练骨干组成课题小组,专门研究军地装备对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少改进措施。
攻略三:加快技术改造打破通用屏障。地方车辆牵引高炮一直存在连接和制动不吻合的问题,某团主动与地方机床生产企业联合攻关,成功将自卸车改装成牵引车。近年来,全师先后解决类似难题60多个。
攻略四:培训储备专业人才。办法是组织骨干到装备所在单位跟班学习,或请地方单位派技术人员来部队培训带教。某团从地方单位预编的某新型雷达,大大缩短了空中目标捕捉与信息传递速度。为掌握该型雷达的操作,团里专门选派1名干部带5名战士到某部驻训点跟学,还从生产厂家请来3名专家现地授课。
攻略五:引入竞争机制推动联训联演。为不让通用装备成为摆设,该师定期组织军地通用装备形成战斗力成果比武活动,既展示装备集结管理情况,又现场演示战术动作。前不久,在一次通用装备训练展示活动中,现役和预备役官兵操作数十种百余台通用装备,演练了防空作战、战场抢修、战场救护、战场洗消等10多个课目,达到了预期效果。
攻略得当,装备生辉。通用装备作战绩效的充分发挥,推动着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不断提升。近年来,该师10多次组织实兵实装演练,越来越多的军民通用装备在演练中显现出强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