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在参加第一届亚太经济与金融市场论坛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对内为了抑制经济过热,要升息。对外还要考虑升息太大引来更多投资。央行到目前为止是两难之中。就在当天,央行再次宣布自9月15日起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以加强货币信贷调控,引导投资合理增长,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周小川行长此前表示,对抗通胀是我们的目标,央行正在密切关注实际贷款利率为负的问题,并希望见到实际利率转为正值。
当天的论坛上,在回答加息是否有效缓解流动性过剩的提问时,吴晓灵表示,中央银行会考虑国内经济情况保持利差水平。吴晓灵分析指出,中央银行被动地吸收了很多外汇储备,吐出了基础货币,因而就造成了大量的流动性过剩。货币供应层次的流动性过剩主要界定在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吴晓灵认为这方面的调整主要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央票,利率调整虽然有一定作用,但作用只是影响商业银行放款利润方面,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作用不大。
“但利率对社会需求有影响。”吴晓灵强调,她进一步分析指出,“利息提高以后,会对贷款需求产生一定影响。利率的调整影响最大的是对社会需求的抑制,人民银行会综合考虑抑制国内投资和信贷过高,同时央行也要考虑国际上对中国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中国资产上升空间预期所导致的外资流入”。
对于日前业界质疑的央行货币政策失效的观点,吴晓灵认为,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央行流动性管理很难非常准确。“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率是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表现。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率从2002年的7%一直下降到现在的3%左右。在这个过程中,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起到很大作用。”
流动性过剩全称“流动性资产过剩”,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的过剩。更准确地讲,是指“高流动性资产过剩”,由于现金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清偿,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而,有专家通俗地解释说,“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多了”。 丁蕊 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