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林近影
张辉林关怀先天性心脏病孤儿
荣获首个国家级公益奖
夏日的一天,我们和天津开发区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张辉林一起,走进泰达心血管病医院的6楼儿童休息室。七八个孩子正在晒太阳。房间布置得很温馨,但孩子们的脸上显示着超出这个年龄的沉静。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且都是孤儿。
两年前在报纸上看到“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时,张辉林立即想到,这些双重不幸的孩子,最需要我们帮助。这些得到政府救助的孩子们,又得到了社会的关心。
每天都会有大学生、家庭主妇,有时还有外国友人来陪他们玩,与他们聊天,给他们讲授书本知识。
孩子们都抱着红心状小抱枕,这是志愿者协会一个富有创意的捐赠。“心悸的时候抱在胸前可以舒服一点”,护士长说,“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抱枕,离开医院的时候,好多孩子都要求带走。”“好,我们马上再去订做一批。”张辉林马上笑呵呵地表态。65岁的她笑口常开,显得特别年轻。
因为照顾病童,张辉林和志愿者协会去年拿到了民政部发的第一届公益示范工程奖。荣誉很可喜,不过张辉林说,做义工不是为荣誉,“做好事就是为了快乐!”
从无所事事到副会长
张辉林是美籍华人,从台湾到美国再到天津,她的义工生涯已持续50年。
2002年,因为丈夫担任天津开发区的经济顾问,张辉林随夫从美国来到天津。滨海新区环境优美,但是她却乐不起来,无所事事的她“好像被关进了监狱”,一度很想回美国。
“有一天我突然醒悟,我干嘛这么笨啊,我自己可以找事情去做啊。”她直奔泰达国际学院,毛遂自荐要去图书馆做义工。国际学院的校长说太好了,原来学校曾经发通告,要家长来图书馆帮忙,家长们不理解:“我交了钱还要来打工?”
张辉林上午去图书馆,下午去烹调教室做助理。她的行动引来了“好事者”的关注。
“有一天有个台湾来的家长来图书馆探头探脑,问是不是有位女士主动来图书馆做义工?”这样,张辉林就认识了天津的一些台商家属,朋友圈子扩大了,做义工的人也多起来了,外国朋友也开始来找她,让她帮忙做翻译,买东西。就这样,她找到忙忙碌碌的充实感,也彻底爱上了天津,“哈哈,我就不回美国了。”
她在天津买房后,跟房产公司混得很熟。有一天公司经理跟她说:“梁太太,开发区的志愿者协会要找我做他们的副会长,我觉得你比较合适。”
张辉林在美国时,就一直以做好事不需要头衔为由拒绝任何职务,这次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后来他们说这不是官,也便于和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义工交流,于是欣然从命。其实,主要是当司机……”她不失时机又幽默了一把。
志愿者协会是个大家庭
今年,志愿者协会的工作重点是关怀残障人士。志愿者协会和天津塘沽区残联一起,给条件艰苦的塘沽启智儿童康复院学校建了教室,并捐赠了30张床,让那里的孩子们从此可以分开睡。
协会跟图书馆一起,为残疾人办电脑培训班。有一位患侏儒症的女孩,学了电脑后,上网炒股,把挣来的500块钱捐给了协会。女孩说,自己平时不敢上街,因为怕人指指点点,弟弟动不动为此跟人打架。现在志愿者协会把残疾人组织起来培训,还一起出去踏青,她非常感动:“我们不缺吃穿,缺的就是关怀。”
张辉林说,社会应该给残障人士更多尊重和特权,“我们要给他们信心,让他们神气地活着。”
一种温暖的气氛在开发区悄然蔓延。“每天都有很多感动。”张辉林说,好心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环境,一个触媒。志愿者协会600多人,来自社会各界,除了一位秘书外,所有成员都没有任何薪水报酬。他们聚到一起,只为一个做好事的舞台。
对于鼓励别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张辉林很有信心。来自美国的郝玛薇初到天津时,对张辉林说:“我事先说明我不想当义工。”原来她从一位对张辉林有成见的外籍家属口中得知,“这个张辉林很会指使别人干这干那”。但是一次郝玛薇胃病发作,张辉林的两天全程陪同,让她彻底感动,从此成为协会的骨干之一。
就在我们采访张辉林的两天前,郝玛薇义务为心血管病医院的一部宣传片录配音,虽然第二天就要赶赴美国,但她还是花了10多个小时录制,每段声音录了3到4遍,供医院选用。
张辉林的乐于助人来自一个单纯的信念:“做一个不平凡的人”,她说:“但是我没有过人之处,怎么办?我就想到,只要帮助人家,人家就会喜欢你,所以我要用热情来成就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