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让残酷战争成日本真实记忆
写在“9·18事件”纪念日之前
作者:萨苏
被日本老人辱骂
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为了写作《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一书,笔者在日本花了不少时间来收集有关史料。
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收获超过我的预期,而感受也非常多。但有一件事情虽没有向人提及,却一直在我心头打转。那一次,我是去外地的一个私人图书馆借阅一些珍贵的史料。我借了几本书,在回程的电车上,就忍不住拿出一册当时日军飞行员的照片集来,寻找有关的材料。
正在翻看的时候,可能因为被触动了第六感,总感到有些不舒服,似乎有什么人在瞪着我。抬头一看,真的有个日本老头在很不满地盯着我呢!这种目光让我很不舒服,于是我也回瞪了一眼。那个日本老头显然不满更甚了,居然嘴里迸出来一句:“八格牙路。”不等我蹦起来和他理论,老头已经抢先开口了,声音又快又硬,道:“你不要看这个东西,这不是日本的光荣,是日本的耻辱。”这句话把我说愣了,老头的话又跟上来了,他指着我手里拿的书,指着上面飘扬的日本军旗,“就是因为你们年轻人喜欢看这些东西,你看中国人不喜欢我们,韩国人也不喜欢我们,都是因为你们喜欢这些造成的。”
这番话我是听得目瞪口呆,刚才被骂的不满也烟消云散。原来老人把我当成日本爱好战争的年轻人了。等老人发现我是中国人时,神色十分尴尬,起身连连道歉。交谈之下,才知道这位老人原来是一位教师,已经退休了,在“终战”的时候只有11岁,但战争带来的恐惧和苦难,他一生也不能忘掉。对我这样的年轻人在电车上公然大看特看“皇军的武勋”感到很不满,自觉有义务要教育一下了。
可惜,小泽这样的老人在日本今天已经不多了。日本的年轻人,很多谈起大和号战舰来依旧眉飞色舞。有时,从日本城市墓地经过,看着夕阳下无数代表战死士兵的方尖碑。我不禁会想,难道用几百万条性命换来的教训,只要一代人就可以忘记么?为什么那些经历过二战的日本老人能够如此反战、厌战,但很多年轻人却对此不以为然呢?
日本人好战?
有人说,日本人善于篡改历史。这话并不准确。日本这个民族有一个崇尚细节的特点,当年,他们官方的记者常常把一场不大的战斗写成长篇大论,而士兵大多习惯于写日记,并且仔细地记录经历的每件事情。我在日本曾经见到甲午战争时代的一张照片,是一个日本士兵坐在一颗巨型炮弹旁边,那是在大东沟海战中,中国军舰定远号发射的一颗305毫米榴弹,它击中了日军旗舰松岛号的前部左舷,穿透装甲在炮廊里爆炸,松岛号遭到重创,被迫撤出战场。问题是,炮弹既然已经爆炸,如何还能与其合影呢?原来,因为从来没挨过这么大的炮弹,战后日军竟然从舰上细心搜集这炮弹的几百块碎片,将其复原,来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样子。这足以反映日本人重视细节和还原历史的态度。
也有网友说,大和民族是个好战的民族,战争时他们在武士道精神的蒙骗下不怕死。这话也并不真实。我曾在一张当年空战照片下面的注解中,真实体会到日军飞行员的惊恐:“从编号上看,这架来袭击我的I-15战斗机驾驶员是中国空军著名‘荒鹫’柳哲生,死里逃生,真是幸运啊!”由此可见,经过血战后能够幸存的中国空军少数王牌飞行员,在日军眼里确是可怕的对手,而日军士兵在每一次战争幸存后,惧怕之心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上,这种惧怕一直在二战老兵和那些经历过二战的日本人心中久久不能抹去。分析起来,这是一种对战争残酷性的恐慌,也是一种人性的真实反映,与民族性和国民习惯并没有太大关系。正因为此,那些真正知道战争残酷历史的日本老人们,成了日本国内最忠实、最真诚的反战力量之一。而日本年轻一代没有像小泽老人那样的真实感受,也缺乏对二战的形象记忆。这也给我们在如何实现“中日和谐未来”上提供了若干启示。
如何达成历史共识
日本年轻一代并不是对历史不感兴趣,只是把历史兴趣更加集中在模拟游戏或者小说上。在他们眼里,日本是完美的,不可能在历史上有错误,更不用提“罪恶”一说。这正反映了当前中日历史问题的症结之一:中方更强调对战争的价值判断,而日方更能接受的却是战争事实。在两国“价值判断”和“战争事实”的争论上,中方有时在战争事实的细节上挖掘不够,往往很难说服日方。
实际上,随着时间推移,用一种价值观来评价日本侵华战争,进而形成的中日共识,可能越来越不容易了。但有一点共识却是应该的,即战争是残酷的,任何参加战争的国家到头来都得不到益处。以史为鉴,重要的一点是以战争的残酷为借鉴。因此,发掘并还原真实的、残酷的战争史,让那段历史成为新一代日本人的真实记忆,使之与上一代一样,都成为战争的反对力量。这点恐怕是中日关系“放眼未来,达成历史共识”的可行性方案。转眼“9·18事件”纪念日又到了,在这个有象征意义的日子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谴责战争、批判侵略的口号,更需要由此萌生进一步挖掘历史真实性的动力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度,以及传播这些历史事实的推动力。(作者是旅居日本的资深IT业人士、著名网络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