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南方日报

跳出汕头谋发展

  高起点建设重化工业

  王 珺(中山大学校长助理、教授)

  产业支持与选择是城市发展和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实现城市定位的基本手段和途径。要使汕头的新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和推动力,就要依托临港的重化工业项目

  “汕头崛起”靠什么呢?我认为有两方面是基本的,一是产业支持,二是企业家的作用。


  首先,产业支持与选择是城市发展和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实现城市定位的基本手段和途径。当然,一个城市的定位往往具有50年以上的周期或更长的时间,而产业周期特别是基本轻纺工业以及基本加工的重化工业周期可能会更长一些。对汕头市来说,未来10年发展的目标定位是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选择什么样的产业,以及现有基础产业进行怎么样的调整,才可能形成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汕头市的目标定位呢?对于这个战略问题,长期存在着一些争论。一种看法是,应该选择直接可以实现生态型海滨城市的产业,诸如旅游、现代城郊农业等,而不要发展重化工业。

  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完整的。第一,因为旅游、现代城郊农业等行业的经济和税收增长动力和带动力是有限的,要使汕头的新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和推动力,就要依托临港的重化工业项目。第二,选择重化工业项目是因为我国处于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突出重化工业阶段,意味着此类项目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空间。一方面,汕头选择依托港口的石化工业、能源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并不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而是从中下游产业环节入手,既可以利用港口解决产品的来源运输问题,也可以把高附加值环节留在汕头市。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节能、降耗等技术应用,也为重化工业的高起点建设提供了技术经验。此外,汕头发展重化工业,要从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周边腹地的整体性着眼。

  其次,企业家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汕头企业家作为不同于珠三角企业家的行为路径,后者是外部要素与资源向这里聚集,表明珠三角的发展机会是“等”来的,而汕头企业家是在外“闯”出来的。温州人“闯”天下赚钱后,多数会回乡投资,而汕头人却比较少。其中当然有许多原因,但不管怎样,让在外有成就的企业家回乡投资设厂,对于汕头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汕头发展的战略定位

  储小平(中山大学教授)

  汕头这颗棋子不仅是粤东的,不仅是广东省的,而且是海峡两岸的、全国的。下好这步棋,对海峡两岸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南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对汕头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应有以下逻辑思路:粤东的汕头——全省的汕头——南中国经济增长带中的汕头——海峡两岸的汕头——东亚与全球经济中的汕头。这是一个十字交汇的战略定位思考。

  从历史上看,汕头是粤东乃至闽粤赣区域的中心城市。由于行政区划、交通条件的变化、两岸政治格局等因素,汕头作为中心的功能被削弱。从粤东的发展现状看,汕头依然是中心城市,但其功能却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必须加快汕头的发展,使之成为粤东经济的发展极。

  从广东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看,可以把广东的发展比作一只雄鹰,心脏能量很大,但两翼振飞力量不足,因而雄鹰不能纵情地展翅腾飞。现在,粤西的发展势头比较好,粤北的一些地区也增长很快,因此,汕头的加快发展更加紧迫,也显得更有压力。

  从南中国经济增长带的发展看,明显的现状是: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强劲有力,长三角更是后来居上。在这一长长的东南沿海线上,闽粤赣区域是马鞍上的凹陷部分。从整体看,厦门和汕头作为经济特区对闽粤赣腹地的带动作用还不尽人意,而闽粤赣区域需要强有力的发展极的带动。

  从海峡两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看,汕头的发展更是具有超越自身的战略意义。汕头和闽粤赣区域的快速发展,无疑是解决两岸问题的一种重要条件。港澳的顺利回归得益于港澳与珠三角经济的一体化融合,海峡两岸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特殊衔接途径和模式,是需要深入探讨的战略问题。

  东亚经济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发展极之一,增长势头很猛。东亚经济资源的吸纳与辐射,与台湾海峡通道有重要的关联。汕头据要道关口,与厦门港一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个优势还需要进一步打造和重构。

  以上几点分析表明,汕头这颗棋子不仅是粤东的,不仅是广东省的,而且是海峡两岸的、全国的。下好这步棋,对海峡两岸问题的解决,对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南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首先成为制度成本的洼地

  张京祥(南京大学教授)

  有些城市的竞争力难以提高,是因为这些城市把自己打造成要素成本洼地,但是制度成本很高。制度创新,是绩效最高的投入。汕头要在制度创新方面先人一步

  作为区域性商贸中心和全国性的海港城市,汕头的历史地位近年有所下降。2001年经济呈现负增长,从2002年开始探底回升,今年上半年达到11.8%,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当前,确实应该重新思考,确立更加宏大的目标。

  在全国城镇规划体系中,汕头人口规模处于千万级地位,和广州、武汉、南京、沈阳等并列;但是在全国城镇体系战略中,汕头并没有占据一个重要位置。汕头要成为粤东中心城市,周边环境的挑战和压力非常巨大,南边有来自深圳、珠三角的挤压;北边有海西经济区如厦门的挤压;本身面临着腹地萎缩、逐渐边缘化的压力。汕头应该如何突破?必须回归更大区域的中心城市,可以选择如下一些方面:

  K字形战略。不能仅仅强调沿海一线的发展,南有深圳、北有厦门,线形空间上与其竞争,很可能只能成为要素通过性节点,所以必须向腹地拓展,向潮州、揭阳两个方向呈K字形突破。

  门户经济战略。壮大港口,打造粤东城镇群中心,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增强综合服务业,提升业态,增强区域辐射力;全力做强制造业,延伸产业链;慎重对待排他性产业。需要指出的是,重化阶段并不等于重化工业。国家进入重化阶段,是对于国家、大地区而言,但是对于具体的城市,就未必成为规律,不等于沿海每个城市都要搞重化。汕头靠海,具有发展重化工业的条件,但要慎重。这是个排他性很强的产业,另外,重化工产业前端利润和产业链条后端比较低,往往会把GDP数字和污染留给了这个城市,但是把利润给别人。南京因为发展重化工业,导致发展环境恶劣,发展势头已经无法与苏州等相比。

  体制创新战略。有些城市的竞争力难以提高,是因为这些城市把自己打造成要素成本洼地,但是制度成本很高。制度创新,是绩效最高的投入。汕头是国家四个特区城市之一,但是感受不到汕头在制度上的优势和举动,必须首先成为制度成本的洼地,在制度创新方面先人一步。

  建设粤东中心城市的几个原则

  陈 烈(中山大学教授)

  汕头素有“华南要冲,岭东门户”之称。应利用海洋及海岸线资源优势,发展临港工业和海洋产业;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会展、信息和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一是快速发展和高增长原则。加快发展步伐是汕头当前的重中之重。支柱产业部门的扩张是实现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而培育和推动高增长主导行业的发展,是加强支柱产业建设和促进产业加快发展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机遇,选择、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坚持快速发展和高增长原则,着重培育和推进高增长行业的发展,是加快汕头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关键。

  二是强化优势原则。汕头具有海洋及海岸线资源丰富、华侨众多及与海外交往密切、百载商埠及经济外向度高、文化传统独特等优势,是全国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和沿海开放城市,素有“华南要冲,岭东门户”之称。应利用海洋及海岸线资源优势,建设大港口和海洋产业基地,发展临港工业和海洋产业;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会展、信息和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与此同时,要继续发挥传统工业的优势,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产业的互动发展。

  三是规模化主导原则。汕头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园区,产业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小,缺少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应按照三大经济带的建设要求,发展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集群化的产业基地和区域产业升级示范区,吸引和承接大企业、大项目入驻发展,培植一批产值超10亿、50亿甚至上百亿的大企业集团,带动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基地。

  四是集约化和转变经济增长路径原则。汕头人多地少,缺乏土地、矿产、原材料、能源等资源,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必须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遵循集约化发展原则,建立健全准入制度,选商引资,发展资金技术密集、能耗物耗低、占地少、污染程度低、效益好的项目。同时,整合土地资源,建立土地储备制度,集约利用土地,预留和拓展发展空间。

  五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优先原则。汕头市正在迈向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生态环境良好,海滨景观特色突出。要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强投资环境吸引力,在工业化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及生态优先原则,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立足大粤东谋求主导地位

  罗必良(华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院长、教授)

  汕头不能仅仅满足于小粤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的龙头地位,那最多是局域性中心,这将限制其发展与地位的提升。应当立足于大粤东,着力谋求在粤闽赣东南沿海及亚沿海地区的主导地位

  “粤东崛起看汕头”,我以为有多层含义。一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汕头,汕头在广东GDP中占的份额确实太少了,将会令人格外关注,这是机遇;第二个含义,汕头在粤东四市中的带动作用还不够;第三个含义,自己要做强做大,才能拉动别人。

  汕头不能仅仅满足于小粤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的龙头地位,那最多是局域性中心。从长期来讲,这将限制其发展与地位的提升。汕头应当立足于大粤东,着力谋求在粤闽赣东南沿海及亚沿海地区的主导地位。“大粤东”概念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梅州、河源、惠州7地市。大粤东占全省土地面积约为32.58%,人口约为28.60%,GDP约为12.78%。可以认为,谁能联动河源、梅州的产业,谁能成为河源、梅州、赣南、闽东北的出海口,谁就是“霸主”。

  从2006年三次产业的结构来看,汕头与惠州几乎没有什么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汕头的结构还优于惠州。但在相似结构状态下,汕头的人均GDP(14872元)却只有广东全省(28332元)的52.49%、惠州(25043元)的59.39%。这说明,汕头的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多缺陷。

  首先,重化程度不够,规模以上工业中,2006年广东省轻重工业的产值比例为38.4∶61.6,惠州为42.6∶57.4,汕头则为55.6∶44.4,存在产业发展轻型化问题;第二,规模经济缺乏,规模以上工业中,汕头大中型企业占有的产值份额明显偏低;第三,外资进入不足,汕头的外资投入明显落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第四,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第一产业容纳了过多的剩余劳动力,结构转换相对滞后;第五,第三产业结构档次低,除了信息传输与计算机服务业外,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现代产业及高端服务业发育不足。不过,这一年来汕头房地产出现了一些升温现象,这意味着汕头给人的投资信心在增加。

  因此,汕头应当明确战略选择的重点。一是要内合,整合潮汕地区四市;二是要北拓,将河源、梅州纳入自己的腹地;三是要西错,与惠州、深圳形成错位发展;四是要东争,与福建东南部争腹地。同时,汕头要形成自成体系的产业结构,与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相容。只有从小粤东拓展到大粤东,汕头才可言崛起。

  分工合作发展粤东城镇群

  崔功豪(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心城市的实力和能级是城镇群发展的标志和整体竞争力的保证。要通过功能分工来替代各地区行政上的竞争,解决结构趋同问题,实现合作发展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城镇群是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镇群的规划和构建是当前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城镇群是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是区域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是实施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新的空间形态。

  粤东城镇群发展现在就处在历史的重要时刻。因为国家要建设一个强大的东部,必须建设强大的城镇群,把海西作为重要战略来看,就体现了这一思路。粤东城镇群当前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就是国家明确建设沿海经济带,实现东部全面发展。同时,广东已经把粤东城镇群作为经济强省的重要战略,而且,这也反映了粤东人民要改变“低谷”状态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由此可见,粤东的发展可谓集纳了天时、地利、人和。

  建设一个城镇群,关键是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实力和能级是城镇群发展的标志和整体竞争力的保证。从历史到现在,汕头都是粤东的中心,汕头应当崛起,担负起粤东城镇群中心城市的重任。因此,汕头要崛起,不能光从汕头来谈,而要从粤东城镇群角度来看。

  首先,要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要科学界定发展阶段,有序推进、有效开发,正视发展的矛盾和限制因素。

  第二,要外争内聚,增强整体竞争力。以竞争中合作的观念应对周边形势,如与周边的海西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在粤东地区内部要加强内聚,密切相互联系,进行功能分工,弱化地位高低。比如,以产业协作,创建核心产业;以设施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以环境共保,减少相互影响;以特色各显,展现全区风采。

  第三,创建城镇群平等协商、互利互动的机制和制度环境。建立粤东城镇群的协调平台,开展相关城市、部门、行业的合作,建立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的机制。

  总之,要通过功能分工来替代各地区行政上的竞争,解决结构趋同问题,实现合作发展。

  以开放精神塑造区域中心城市

  张 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汕头分院院长)

  汕头应该从开放的精神、和谐的环境、科学的框架、细腻的管理等方面入手,探索出适合自身乃至粤东发展的途径。而开放,就是要有对内对外相容的精神

  作为全国四个经济特区城市的汕头,虽然还未被纳入国家的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粤东区域的发展也还未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区域,但从区域方面看,潮汕四市的行业类型及产值比重极其相似,汕头在交通、工业等方面还是领先的。汕头现在所起的就是一个中心城市的作用,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汕头定位与粤东地位相辅相成,汕头不能仅满足于粤东中心城市的概念,而要在大范围内寻找自己的定位。粤东不能再成为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经济发展的低洼地。粤东要崛起,要成为一个高点。

  汕头该如何发展?如果走珠三角工业化道路,在目前的情况下,没有机会也没有可能,因为错过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过程。在国家对土地资源等控制严格的情况下,汕头没有条件走珠三角早期发展的道路。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潮汕地区能接受什么产业转移,该如何接受转移,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汕头应在产业内涵、产业细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逐步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

  特区的“特”就特在开放上,特区不开放,前面就只能是死胡同。汕头应该从开放的精神、和谐的环境、科学的框架、细腻的管理等方面入手,探索出适合自身乃至粤东发展的途径。而开放,就是要有对内对外相容的精神。历史上汕头两次大发展都跟开放有关,这次同样也需要开放的精神。在全国一片跑步前进的过程中,汕头在中国这种行政框架下,必须有自己对外开放的空间。不仅要对外开放,对国内的各大城市、各开发地区的开放也同样重要。粤东要腾飞,需要整体发展,也只有在整体的发展下,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增强了,汕头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建设规模化的新产业功能区

  杨再高(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

  通过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支柱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小企业集聚,壮大一批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基地建设,塑造区域品牌

  汕头是一个以轻工业和贸易为主的城市,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前期,产业发展总体处在广东省中下游水平。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只有居安思危,科学准确定位产业,谋划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才能促进产业及经济加快发展。

  汕头可通过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支柱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小企业集聚,壮大一批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基地建设,塑造区域品牌。在现有优势产业及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加快规划和建设纺织服装、音像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健全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及支撑体系,大力吸纳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及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强化企业间的横向合作和纵向联系,培育和发展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终端产品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产品及产业链,促进中小企业由集聚向集群发展,“集小成大”。

  汕头应积极谋划建设国家级产业及经济主体功能区,突出抓好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迅速提高投资环境质量,创造产业发展的良好载体,打造国家级或省级产业功能区品牌。要扩大招商引资,这是国内许多开发区及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汕头在加快产业发展中学习。

  作为粤东四市发展的龙头,汕头必须站在粤东、服务大粤东及周边地区发展的高度,以建设大港口为依托,发挥经济特区特别能创新和政策的优势,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制度创新,集全市之力和争取省、国家的试点政策、资源(土地、资金)的支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建设成规模化的新产业功能区及经济科学发展的新基地,使之成为汕头产业及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这对汕头崛起及带动粤东加快发展非常重要。

  本版统筹 田东江 摄影 陈健聪 文字整理 周虎城

  图:

  王 珺

  罗必良

  储小平

  崔功豪

  张京祥

  张 全

  陈 烈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