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18日在山西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上,山西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及关联产品和高新技术,受到了国内外300多家参会企业的赞赏。煤炭与能源新产业的技术进步,是近年来山西煤炭产业升级的一个侧面。
众所周知,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的煤炭储量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产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全国70%以上的外运煤都来自山西。那么,山西煤炭产业是如何实现转型的呢?
资源整合 提高煤炭利用率 2004年5月,山西省提出了煤炭资源整合的决策:采矿权要规范管理,变过去的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即所有权、采矿权、经营权要统一,要收取矿业权价款,并在临汾开始搞试点。
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6月,山西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推进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的意见》。在其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山西省原有的4400座乡镇煤矿陡然削减了近40%,保留下来的煤矿只有2700座。全省60个主要产煤县(区、市)不再保留年生产能力9万吨以下的煤矿。资源回收率由以往的20%提高到了40%至60%。
2007年2月,山西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办法规定,凡在山西省从事煤炭开采的企业,都要缴纳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由不同煤种标准、矿井核定产能规模调节系数、原煤产量等三个要素组成,按照乘法公式计算征收总额。其中煤种的具体标准由省政府确定。
据了解,基金的使用上,最大的投入是环境治理,按一年140亿元征收总额计算,山西省每年至少将为环境支出70亿元。煤矿转产也是未来投入的又一重点,发展煤矿后续产业将占基金支出的近三成。
战略重组 大集团占领制高点 在资源整合的同时,山西省政府出台了加快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集团公司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到“十一五”期末,大集团控股经营的煤炭产量要达到山西总产量的70%以上,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形成2个至3个亿吨级生产能力的特大型煤炭集团公司、3个至5个5000万吨级以上生产能力的大型煤炭集团公司,并形成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产量分别达到2.1亿吨、1.1亿吨和1.8亿吨。
为提高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山西省近年来开始实施大型煤炭集团培育工程,对省内的煤炭企业进行了战略重组,先后组建了几个大的煤炭生产和运销集团。目前,大同煤矿集团将山西省北部的地方煤矿和煤炭运销企业重组,接收了27座地方小煤矿和134个煤炭集运站,形成了年产运能力超过1亿吨的特大型煤电化能源集团。山西省煤炭运销总公司和中国神华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山西省晋神能源有限公司河曲沙坪矿区对河曲的9座地方小煤矿进行整合,已建成一座年产240万吨原煤、年洗原煤5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在太原市及晋中、吕梁、临汾、运城等区域打造的山西焦煤集团有限公司,煤焦化、煤层气和煤电等产业多元发展,建成为煤炭产量在1亿吨以上的炼焦煤和焦化集团。
延长产业链 向煤化工转型 在整合资源和组建大集团的同时,山西省大力推进煤炭深加工,拉长煤炭产业链,煤层气发电、焦炉煤气化工、煤制油等新兴产业纷纷崛起。
以焦化为例。自2004年以来,山西省实施“发展大机焦、限制小机焦、坚决取缔土焦、改良焦”战略,关停并转了2.8米焦炉和4.3米以下无化工回收装置的焦炉生产,焦化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2006年全省生产焦炭9202万吨,其中,大机焦生产7016万吨,同比增长24.75%,大机焦占全省焦炭产量的比重由上年的70.47%提高到76.25%,提高了5.78个百分点,产品结构快速提升。
“九五”期末,全省焦化企业共有1500多家,平均规模不足4万吨,到2006年底,全省焦化企业平均单个生产规模为35万吨/年。与2000年相比,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扩大了近9倍。初步形成了以吕梁、临汾、太原、晋中、长治、运城6个地区8大焦化工业区和15个重点产焦县为主的产业布局,3个焦炭生产能力达300万吨的龙头企业。
走“资源产品一体化、吃干榨净循环化、自然环境生态化”的科学发展之路,已成为山西能源企业的必然选择。(记者 刘存瑞)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