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2007 韩剧凉了,台剧热了(组图)

  台剧在内地的荧屏上算来起起伏伏几个来回儿了,起的时期有《含羞草》、《昨夜星辰》、《流星花园》,伏的时候日剧或韩剧就乘虚而入,曾几何时,韩剧被喻成“韩流”,恣意流淌,台剧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不过,“风水轮流转”这句话还是有科学性,到了2007年,局面有了大逆转,韩剧凉了,台剧又热了。

  韩剧潮起潮落

  1993年,内地引进第一部韩剧《嫉妒》,但反响不大。1997年,央视八套播出韩剧《爱情是什么》,接着《星梦情缘》、《天桥风云》、《妙手情天》相继播出,韩剧有了小热点,但未成潮流。


  2002年,《冬季恋歌》在内地21个频道播出,同年播放韩剧达67部。央视八套播出《人鱼小姐》、《看了又看》、《明成皇后》等剧后,韩剧迅速走红。2004年,内地引进韩国影视剧107部,韩剧热潮持续增长。

  2005年,韩剧《大长今》在内地热播,掀起一股强劲韩流。此后,韩剧盛极而衰。

  2006年,内地韩剧热潮逐渐衰退。2007年,大多是曾经热播韩剧的续集,如《宫2》、《浪漫满屋2》、《我叫金三顺2》等,这种“炒冷饭”的做法,恐怕韩剧迷也不能认可。

  记者分析:什么原因导致韩剧在中国由热到凉?除了观众视觉上的疲劳外,韩剧发展自身带出来的弱点是主要原因。其一,新韩剧重演员轻剧情。由于剧本新意不足,纵然《再见微笑》请了金喜善,《你来自哪颗星星》请来了金来元和郑丽媛,《恋爱时代》请来了孙艺珍,《再见先生》请来了安在旭,新韩剧仍面临困境。其二,引进慢重播多。记者了解到,在韩风刚吹起来的时候,不少地方电视台纷纷引进了韩国当红剧集,但由于引进程序复杂,等剧集播出时已经放凉了,成为“过气韩剧”。其三,内地电视台不专宠韩剧。在各地方台热播的印度电视剧《阴谋与爱情》,央视播出的泰国电视剧《凤凰血》,美国电视剧《疯狂主妇》等,都拥有极高的人气。加之内地电视剧拍摄水平的提高,中国本土历史剧、武侠剧也成为观众新宠,“先天不足”的韩剧热浪想要持续并不容易。

  台剧从凉到热

  记得小时候电视里面经常播台剧,比如当时很火的《一剪梅》、《包青天》、《雪山飞狐》、《昨夜星辰》、《情义无价》、《星星知我心》等,后来台剧就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日剧、韩剧、港剧,直到2001年左右的《流星花园》,台剧一直在沉默中升温。最初的迹象是省级卫视越来越多的引进台剧《第八号当铺》(安徽卫视),《爱情魔发师》、《紫禁之巅》(天津卫视),《微笑PASTA》、《绿光森林》(湖南卫视),《木棉花的春天》(浙江卫视),直至500多集的《意难忘》(央视八套),台剧火起来了。

  记者分析:火起来的台剧到底靠什么把韩剧“镇住”了?记者的心得是,台剧的制作人从韩剧和日剧中吸取了足够的经验,并最终创造出了适合自己的新模式。和主打煽情的韩剧比起来,台剧的节奏更快,情节也更加抓人,制作非常讲究,人物造型充满时下最流行的元素,显得更加时尚和现代,因而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观众,他们的收视习惯对剧集的走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和买卖流程复杂的韩剧相比,台剧的买卖在操作上更加简便,基本上台湾刚播过的剧内地地方台就能拿到手,避免了因盗版而影响收视的问题;和老牌明星云集的韩剧相比,台剧偶像走红速度飞快,一旦有某位偶像浮出水面,便马上有一部新剧问世,同时还唤起了观众对他们下一部作品的兴趣。

  本报记者刘杰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