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地处苏北,是传统农区和水患灾区。
近年来,邳州迅速崛起。经济增幅在2004年已跃升至徐州第一位,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
邳州的崛起源自农业的腾飞。这几年,围绕传统的大蒜、银杏、板材等主导产业,邳州做足了传统农业资源的文章。
传统资源产业化,集聚效应引客来
近年来,邳州市在大蒜上下足了功夫,让普普通通的大蒜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银疙瘩”。
8月,是大蒜的收购期,宿羊山镇大蒜种植户张宝年看着不断上涨的行情,喜上眉梢,“目前等级蒜已涨到1.5元一斤,我种了36亩,每亩收入近4000元,除去800多元的成本,每亩纯收入近3000元!”
“政府为我们提供新技术培训,种蒜用上了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标准化栽培。”在政府的帮助下,销路也不是问题,张宝年兴奋地说:“有冷库、有加工厂,还有全国最大的大蒜交易市场,这两年市里又举办大蒜节,俺坐在家门口就有客商来,行情越来越好!”
张黎明是邳州市宿羊山镇土生土长的农民,2000年成立黎明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大蒜产业化经营,2006年出口创汇已达2860万美元。
从事大蒜产业化运作的企业在邳州已有200多家,大蒜经纪人发展到5000多个,从事蒜业生产的农民近40万。大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大蒜年出口50万吨。
“世界银杏看中国,中国银杏看邳州”。到2006年,邳州银杏种植达到26万亩,20万人从业规模,每年创收20亿元。
不仅农民尝到甜头,由于农业产业的集群效益,邳州具备了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这里的商务成本低、增值速度快、市场利润大,前来投资的客商纷纷看中这里的产业发展环境。港上镇拥有银杏叶烘焙企业10家,年加工银杏青叶1.5万吨。银杏果加工企业90家,银杏生物制品企业4家,年产银杏黄酮300吨,占国内市场份额总量50%。
资源立体开发,主攻生态农业
农业产业发展起来了,邳州又搞起立体开发,主攻生态农业建设。
在多年的探索中,邳州总结出了一整套立体开发的模式:银杏与桃、粮食、蔬菜等作物间作,采取长效与短效、高秆与矮秆相结合的多种种植模式,极大提高了银杏种植效益。
例如银杏与桃间种模式,一般每亩栽植银杏33株、桃树55株。在种植初期,一至二年,桃树未投产,套种蔬菜。这样,前二年以蔬菜收入为主,亩收益2000—4000元;第3至第15年,以桃收入为主,15年以后以银杏收入为主,亩收益可达1万元以上。
目前,银杏立体种植模式在邳州推广面积已经发展到近10万亩,资源立体开发给农民每年带来近3000万元的新增效益。
同时,由于项目区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邳州市目前已经取得各类农产品质量认证45项,其中,无公害认证面积达到80万亩。宿羊山大蒜、铁富银杏菊花茶、“沙沟湖牌”大米、“达陵发牌”苔干等一批绿色、无公害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推行无公害生产,农民每年节约农药和化肥成本近千万元,而收入则提高了1000多万元。
“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建设生态农业大县,实现农业无农药、无化肥、无污染。”徐州市副市长、邳州市委书记李连玉很有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