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15日,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浩浩荡荡的人群摩肩接踵,向大桥进发。突然大桥晃动起来,3万多人开始骚动。好在有部队维持秩序,大家平静下来。
“这座桥质量有问题?”一时间,各种传言四起。
昨日,记者从中铁大桥局了解到,第二天一篇报道平息了传言。同时,中国著名桥梁专家李国豪走上了17年的解谜之路。
通车第二天,新华社1957年10月16日从武汉发出的一则短消息:“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后的第二天,长江上遇到了八级狂风,武汉市悬挂起了"风大浪急轮渡停航"的公告牌。但是,长江大桥却接待了南来北往的火车、汽车和络绎不绝的人群。”
这篇报道打消许多人的疑惑。随着大桥正常运行,传言也就消失了。
晃动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大桥有没有质量问题?
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李国豪用科学方法来破解。他用早年的理论方法给出了大桥晃动的答案,必须试验验证。
恰巧碰上文化大革命,试验一度中断。
1970年夏天,李国豪回到同济大学重做试验,他一次花了10元钱买了200把专用计算尺进行数据测算。
1974年,李国豪在全国钢铁振动科研协作会议报告了研究成果: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时出现的晃动,是由于涌上大桥的人群荷载造成的桥梁弯曲、扭转共振,大桥自身结构没有问题。好比一个人去坐小木船,当一只脚迈上船,船就会晃动;当两只脚都上去后,船就不晃了。
文/记者左洋通讯员吏林山舒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