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府井这些年的变化,杨世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本报记者 马跃峰 摄
心声
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四招待所退休干部 杨世奎
现在的王府井不仅有中国特色,还有国际气派,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具体点说,我把这变化概括成三句话:购物餐饮中西合璧;遛弯逛街便捷安全;观赏文化古今辉映。有700多年历史的王府井大街,让人看不够……
“王府井和以前可大不一样了,就说这校尉胡同,原来两边都是平房,现在再看,左边新东安市场,前边台湾饭店……说它是金街,一点都不为过。
”
一见面,家住北京东城区煤渣胡同5号,68岁的杨世奎就当起“导游”,说评书似的讲起王府井的变迁。
购物
从煤渣胡同出来,和杨师傅一路向北,顺校尉胡同至金鱼胡同,左拐不远就来到了王府井大街北口。站在这儿往南看,店铺林立,牌匾高悬,人头攒动。新东安市场、丹耀大厦、工美大厦、东方新天地等新式商场,与全聚德、盛锡福、东来顺、四联美发等老字号,共同构成一条商气十足的步行街。
“1979年,我家刚搬这儿的时候,东安市场还是大棚式的房子”,杨师傅指着路口的新东安市场介绍,“当时,王府井虽全国闻名,可卖的尽是日用百货、服装鞋帽、五金电料。”
上世纪80年代末,王府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金鱼胡同到长安街,810米的距离,商场已发展至101家,商业规模约9万平方米。1993年,王府井第一个中外合作项目新东安市场开工建设。1996年,老北京一条街也开始扩建。这里集中了一大批中华老字号,包括全聚德的烤鸭、六必居的酱菜、内联升的鞋、马聚源的帽子、王麻子的剪刀、稻香村的糕点……
现在的王府井,既有食品等日用品,又有手机、钟表、首饰等高档用品,既引领国际时尚,又保持着传统特色。“你可以去麦当劳吃汉堡,也可以到东来顺涮羊肉;可以在东方新天地挑选与欧洲同步上市的流行服饰,也可以在瑞蚨祥购买中国特色的丝绸旗袍。”谈起这些变化,杨师傅不住地赞叹。
逛街
日近中午,洒满阳光的大街吹过一阵阵秋风。街道两侧,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人们三三两两,悠闲地坐在长凳上小憩,享受着繁忙之外一份独特的平静。
“市政设施改造前,这里既走无轨电车、汽车,又走自行车,街面上熙熙攘攘,吵吵闹闹。自行车一不小心撞到游客,经常引起纠纷。”杨师傅说。
1998年王府井市政改造正式开始,2000年9月全部完成。步行街东侧拓宽了校尉胡同,西侧修了百货大楼西侧路,拓宽了大阮府胡同。汽车从辅路绕行,前后分工,人车分流,便捷通达,不但避免了交通事故,还创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购物、旅游空间。
沿大街一路走过,随处可见代表各种文化的特色建筑,有展现宗教文化的百年教堂,表现体育文化的利生前广场,还有体现饮食文化的东华门美食坊。新东安市场门前的“拉洋车”、“弹三弦”、“剃头”雕塑,同升和门前的“童趣”雕塑,成了游人争相留影的地方。
街道的服务也越来越细。街上有标示详尽的指路牌、美观大方的电话亭、方便实用的数字信息亭。“还有这路旁的花盆,原本春夏秋三季种真花,冬季换成绢花。现在,三季用真花,到了冬天,130多个花钵会被布置成展台,摆放雕塑新作、民间艺术品。就连花盆上图案,刻的都是老北京的建筑风景。”
赏文化
不知不觉,和杨师傅一起来到百货大楼广场。“住这儿有个好处,街上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像饮料节、法国食品节、国际汽车展、中学生国际音乐节等,一出门就能观赏、参与。”杨师傅脸上满是兴奋。“上次,王府井举办的国际啤酒广场活动,沿街的啤酒展位有二三十个,百威、蓝带、三麦、青岛、燕京等啤酒,应有尽有。新东安市场、百货大楼、丹耀大厦门前还推出文娱表演。人们一边畅饮啤酒,一边欣赏表演,既休闲,又爽快。”
如今,北京奥运会越来越近,奥运主题文化活动逐渐“火爆”起来。不久前,这里举办过一场名为“奏响奥运主题曲”的演出。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身着风格迥异的民族服装,表演了《我们的果林卡木屋》、《欢乐走向世界》等歌曲和舞蹈,共同庆祝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继此之后,王府井又举办了大众奥运车苑、奥运景观雕塑展等活动。
“王府井大街有700多年的历史,是享誉世界的商业街。在这儿举办奥运主题活动,可以极大地发挥它在地理位置、商业氛围、历史文化、人员流量、社会关注度方面的优势,为北京奥运增光添彩。”杨师傅动情地说。
背景点击
王府井步行街1998年平日日均客流为15万人次,年销售额25亿元。2006年,平日日均客流为20万人次,周末日均客流量为25万人次,节假日期间日均客流达到30万人次,全年客流达到7000万—9000万人次。
根据北京市东城区“十一五”时期商业发展及王府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发展规划,到2010年,王府井的商业规模将从现在的36万平方米(营业面积)达到45万—5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商业销售额从目前的60亿元达到100亿—120亿元;客流量达到日均35万人次。在“金十字”布局基础上,初步实现街区网络型布局,形成立体交通体系雏形,基本实现街区管理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