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对于程银生,人们有多种评价:上级党委说,他是党员队伍中的一面旗帜;农民说,他是经常出现在田间地头的贴心人;同事们说,他是带领介休市下乡工作队创造骄人业绩的领军人;医生、朋友们说,他是在病魔面前从不屈服的“钢铁战士”。
凡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介休市委干部下乡办工作的16年,程银生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这个平凡的岗位,并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时间追溯到1992年,程银生被调入市委干部下乡办,当时的下乡办是一个临时机构,一没有编制,二没有固定人员,很多人对这一机构不以为然,但程银生觉得自己是名党员,要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工作没有好坏,只是分工不同。他没有过“临时”思想,想的是如何为农民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16年来,他和下乡办的一班人,足迹踏遍介休的每个村庄。他先后带领全市3000余名工作队员,进驻193个贫困村,共为驻村筹集资金3000余万元,新建学校33所,新打配套机井111眼,解决了33个村2.8万余人的吃水问题。
五年后,程银生担任了下乡办主任。多年的实践使他明白,下乡办的工作要应付也容易,但真想干出点名堂,没有熟练的业务经验和对群众的感情,绝对干不好。程银生常说:“既然市委、市政府把这个担子压在我身上,我就不能漠视全市231个行政村父老的疾苦,要把工作干好,把这支队伍带好。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组织的培养和信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并写出了数万字的学习笔记和体会:“单位包村、干部下乡、骨干驻村、一把手交账”,并制定了每月一次工作汇报、每季度一次调查报告、每半年一次总结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正是这一系列制度的贯彻执行,使介休市干部下乡工作一步步走上规范化、高效化轨道,找准了工作方向,明确了工作目标,理清了工作思路。从1997年到2006年,介休市委下乡办连续10年获得了省委表彰的“先进单位”称号。
不知何时起,一些干部在生活上开始注重享受,比着穿名牌,坐好车。程银生不反对别人适度消费,但他对自己从不肯多花一分钱,他没有一件名牌衣服,却把节约下的钱捐给需要帮助的群众:为绵山镇小畅村吴琴治疗骨头坏死捐款200元,为龙风遐壁村生活困难的邓富萍捐款200元,为连福柳沟村贫寒学子捐款200元……2006年程银生被省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拿到5000元的奖金,他把这笔钱捐赠给龙凤镇南庄村的沼气建设。程银生的家并不富有,他的办公室更是简陋得可怜,办公桌椅多数是其他部门替退的旧物。物质生活虽很俭朴,但程银生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多年来,他撰写了多篇有价值的论文,其中《甘洒真情为百姓》被《中国世纪梦》收录,《实践“三个代表”拓展单位定点包扶新思路》在2003年第5期《晋中论坛》发表……
然而,人毕竟不是铁打的。2004年7月初,程银生积劳成疾,被诊断为直肠冠状腺性癌。手术后仅休息了半个月,他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当人们建议他多休息的时候,他总是说,在家闲得憋闷。其实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真正放不下的是和他相处了十几年的农民朋友。
默默的工作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1998年、2000年程银生先后两次被省委评为“先进工作者”和“模范工作队员”,并被授予“扶贫攻坚奖章”;2005年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获省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7年荣获了“山西省劳模”称号。
本报记者 杨文 本报通讯员 宋建国 梁卓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