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间,创和谐,好近邻,胜远亲;重防范,要互助,保平安,共齐心;遇情况,快报警,电话码,110……”
一张平安卡,不仅记载了这样上口易记的安全防范“三字经”,而且还有日常服务电话、报警电话、各派出所电话的多种号码。
这种平安卡,在郫县许多老百姓手里都有。
2005年以来,郫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重大部署,以创建省级平安县为重点,大力开展平安郫县建设。两年来,全县各类案件立案数持续下降,社会治安秩序保持良好,连续两年被成都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目前,全县14镇已全部创建为县级平安镇。其中,郫筒镇、犀浦镇、友爱镇去年被命名为“市级平安镇”,团结镇、安德镇、红光镇被市综治委授予“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创建平安活动,为郫县营造了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刘真明 董锐 何敏
宣传发动:让群众参与到创建活动中
今年夏天,争创平安活动在郫县开展得轰轰烈烈。
6月11日,一场声势浩大的创建省级平安县、省级文明县城宣传活动在郫县县体育场举行。
郫筒镇城区举行的千人争创签名活动和老年腰鼓队、大学生志愿者巡游宣传、文艺表演使创建平安活动更形象地深入人心。
随着20多万册《亲民手册》进入全县农村每一个家庭,县公安局开展的“警民一家亲,相约警务室,共建和谐保平安”宣传活动和“警民面对面、平安在身边”活动深入社区,走进群众。
标语,宣传栏,公示栏,知识讲座,镇校、镇企共建,多种宣传形式,在各个乡镇展开。
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创建平安活动中来,形成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这是郫县平安创建的理念。在强力营造平安创建和集中整治工作宣传氛围下,一个人人关心争创、支持争创、参与争创的良好局面在郫县形成。
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平安活动,县上严格按照创建要求,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为争创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经费保障。县上成立了争创省级平安县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洪举同志任组长。15名工作人员从各综治成员单位抽调充实到办公室,争创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5月9日,全县创建省级平安县工作大会举行。根据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县争创工作领导小组和县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各镇各部门争创活动主要工作流程》、《县级综治成员单位联系镇工作方案》、《督查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督治工作方案》以及《县领导调研督查争创省级平安县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明确了平安创建和集中整治工作的目标、步骤和具体任务;按照省级平安县测评体系制定了《郫县争创省级平安县工作目标责任书》,将13个大类42项108个具体目标细化分解到各镇、各部门,同时将创建省级平安县、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由县目督办、综治办进行年度专项目标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真抓真创:创出平安一片天
在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郫县友爱乡农科村,这里不仅环境优美,有着“中华盆景之乡”的美誉,被四川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评为四川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点,而且有着“夜不闭户”的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村里成立了村综合治理办公室,公开招聘专职巡逻队员8名,坚持24小时巡逻守护制度,在派出所民警的组织指挥下和其他村的巡逻队一起开展整体联动防范活动。2005年,这个村就投入20多万元,率先建起并开通了“天网工程”。
在今年的创建活动中,通过宣传鼓动,农家乐经营户自愿自费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范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切实增强了游客消费、娱乐的安全感。通过平安创建,村民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感增强。这里多年来无刑事、治安案件发生,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AAA景区”、“全国文明村”、“全国十大特色村”等殊荣,被人们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大型农民公园”,展示了良好的农村新貌和开放形象。
“真抓真创,为群众实实在在地办几件事情。”本着这样的理念,郫县突出重点,把防控工作放在开展平安创建工作的首要位置。
全县建立了防控指挥中心,实施了110、120、119报警三台合一,建立了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部门联动、整体协作、灵敏高效的快速反应和应急机制,形成以公安队伍为骨干,群防群治为依托,以重点时段、重点部位为防控重点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郫县从去年开始加大“天网工程”建设投入,共投资1400万元,在城乡重要地段建成主控中心1个、分控中心11个、监控探头151个,实行24小时监控值班,为减少各类治安刑事案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部分镇、村也投入资金开通了“天网工程”。
该县做好城区防控工作,新设置了治安岗亭10个,组建了一支60人的“郫县治保巡逻大队”;社区实施警务管理。深化“四警联勤”制度,现已建成标准化警务室39个。全县14个镇也建立了专职巡逻队,每个村也成立了巡逻队。这些由农民自己组成的巡逻队在当地派出所指导下,活跃在镇、村的每一个角落,忠诚地守护着家园。
该县安靖镇林湾村因地制宜,探索出一种新的综治模式———“院落守护模式”。今年该村投入13.8万元,为治保专职巡逻队购置了6辆摩托车、12台对讲机、1台电脑;全村9个社也配备了相应的治保装备。专职治保队员对全村主要干道和发案率高的地段以及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儿童的家庭进行重点守护。今年上半年,该村发案率同比大幅下降。
在创建活动中,该县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适时组织开展以“打黑除恶”为龙头的一系列专项打击行动。
今年,该县确立了13个重点整治区域。从4月开始,公安机关启动了为期3个月的“夏季会战”,快速查办了一系列重特大恶性案件,打击处理了一批破坏电力和通信设施的犯罪,侦破了一批经济犯罪案件,并加大了禁毒力度,对各类刑事犯罪进行了严厉打击。7月3日,打响飓风-A行动,共清查治安热点场所55处,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50人。破获刑事案件3件,查处治安案件14件。极大地震慑了农村地区违法犯罪,净化了农村地区治安环境。
民调关爱: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中
针对新时期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大量增加的实际,郫县坚持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群众利益双管齐下方略,调节矛盾纠纷、调节利益关系齐头并举,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集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于一体,整合资源、整体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全县14个镇全部建立矛盾调处中心,共有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239个,人民调解员240人,各村也建立了矛盾调处工作站。按照“提前预防、教育疏导、严防激化”和“小纠纷不出社、大纠纷不出村、重大矛盾不出乡镇”的要求,随时排查调处。在农村,建立了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以群防群治组织为依托,集民调、治保、普法、帮教为一体的“五位一体”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推行治安员、调解员、普法员、帮教员兼职制度。
为提高调解员水平,该县分片区对全县400多名镇、村两级的人民调解员和信访代理员进行了专门培训,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争创工作。
此外,该县还建立了领导干部调查走访制度和基层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各级领导定期下基层,面对面了解社情民意,帮助解决困难,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实行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和新闻媒体负面报道集中督办制度,及时察民情、解民忧、息民怨。
该县还把关爱留守学生作为开展平安创建和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活动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县安德镇就是一个突出典型。
安德镇全体干部喊出的“付出一点爱心,培养一个人才”的关爱宣言,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
今年6月,安德镇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委员会组织综治、司法、妇联、成教、民政等部门深入学校调查、深入村社走访,对本镇76名留守学生完成逐个建档工作,分别对其家庭构成、经济状况、亲属情况、就学地点、生活环境和本人思想动态、性格、爱好、表现等进行了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了详细个人资料档案,对留守学生实行了规范的个人档案管理制度。
镇上组织发动全镇干部职工开展“当好临时父母,倾献干部爱心”活动,使每个镇干部都与1-2名留守学生结上对子,成为第二、第三监护人,随时关注所“监护”的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生活上给予照顾、学习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寄托、权益上给予保护,真正使留守学生健康并快乐地成长。
镇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委员会在开学前给每一位留守学生家长寄去一封公开信并进行一次电话联系,形成互动热线联系长效制度,使每一位留守学生家长充分意识到关爱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同时要求他们保持和子女的电话联系和沟通,关注自己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镇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委员会同时开通了4部关爱留守学生热线电话,为留守学生及其家长联系结对子干部、请求合法权益保护提供了便捷渠道。
在爱心倾注下,10余名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困难得到及时解决;一些留守学生改掉了懒散、爱上网打游戏等不良习惯;在抢收抢种期间,一些缺少劳力的留守学生家庭得到镇干部的劳动力援助;留守学生家长在外打工感到放心、安心,称赞镇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委员会是他们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