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我心中最敬重的人,他去世时,我却没下跪,因为他曾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无论何时都不能屈膝。我不下跪,就是因为尊重父亲的“家教”。
我的故乡在沙洋。父亲写得一手好字,人称“沙洋一支笔”,当时沙洋好多店铺的招牌都是他的杰作。
父亲领我逛街时,总要指着他写的招牌,诱导我学字。后来他给我准备了全套工具,还写帖让我临摹。我在沙洋中学住读,回家时间少,放假又要打零工挣学费,真正练字的时间不多。父亲并不逼我。他说,字写得好只是一个形式,关键是肚子里要有货。话虽如此,一有机会他总要对我说些书法的事,比如王羲之“各自有体”的故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文革”时,他写的招牌被当作“四旧”砸烂,还有人勒令他写打倒自己的标语。父亲气得把家里所有的毛笔都折了,誓不再为人写字,也不许我再练字。“文革”后,组织上为他落实了政策。一天,妻子要我为她单位写个字匾,我极力推托。父亲却笑吟吟地拿出不知何来的笔墨纸砚,写了起来,全然没了平时病病歪歪的样子。
因为字好,有人拜父亲为师学字,但父亲从不收学费。我读初中时,父亲的一个学生见我家生活困难,便说他认识学校的教导主任,要我写个申请,帮我争取助学金。父亲不让我写,说做人要讲骨气,决不做伸手讨米要钱的事。
父亲骨子里常透露出儒家精神,并灌输给我,他告诉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让我终身难忘。有一次,他讲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说“有容乃大”指对人对事要包容,才会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无欲则刚”指对个人名利没私欲,才能像高山一样无所畏惧。
上世纪60年代初,二姐工作了,给父亲寄回一件毛衣。父亲严肃地对我说:“给你二姐写封信,问她一个月才十几元钱,哪儿来的钱买毛衣?”春节回家,二姐告诉父亲,这是省吃俭用买毛线自己织的,父亲这才喜滋滋地穿上毛衣。这让我记住了什么叫“无欲则刚”。
80年代初,我在师范工作,主管招生,有个曾整过父亲的人来找我帮忙。我回去告诉父亲,父亲叹了口气说:“此一时,彼一时,他处在那样的背景下也是无奈之举。”他丝毫没有要为难那人的意思。我想这就是“有容乃大”吧。
也许是因为读了几年书,父亲特别看重文化。“文革”期间,破“四旧”,批“孔孟”,他常常扼腕叹息,说这样把自己的好多宝贝都破坏了,将来要后悔莫及!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有位同学托我帮他找资料,但他临阵退缩了。我就试着去考,没想到被录取了。录取的是华师荆州分院(现为长江大学),毕业后要当教师。可我当时在工厂搞技术革新有了点成绩,是学习标兵,厂领导劝我不要去。别人也纷纷劝我别去。我犹豫了,小孩才一岁多,妻子上班带孩子肯定困难。最后,是父亲的一句话做了决断:“别看现在知识不值钱,将来还是要靠知识。你尽管上学去,小孩交给我和你妈带!”我知道父母身体都不好,而且二姐的小孩也是他们在带,很不容易。但我不想违背他们的期待,便去上学了。不久,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可见父亲的决定是对的。
父亲是个唯物论者,不信鬼神和来世,生前还嘱咐我们不要给他立碑,也不要朝拜他。其实他给我们的“家教”早已是儿女们心中的丰碑,无论如何都不能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