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25日将在纽约出席第62届联合国大会,这是他首次以法国总统身份亮相联合国总部。
动身之前,萨科齐在巴黎接受《纽约时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采访,就法国外交政策侃侃而谈。
从主张制裁伊朗到强调法国重返北约条件,这位现年52岁的法国总统踌躇满志,谈及推进法国外交影响力时难掩“性急”心态。
谈伊朗 不示弱
“用制裁让伊朗明白不能拥有核武” 萨科齐的外交议程中,解决伊朗核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他对此态度强硬。
萨科齐说,法国的立场很明确,即“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可以用制裁让他们(伊朗)明白,或者是谈判、协商甚至是强硬立场”。但他说:“我不愿听取对此无益的任何建议。”
对伊朗示硬之际,萨科齐否认法国外交部长贝尔纳·库什内可能在近期访问伊朗。他说:“我认为当前访问德黑兰的条件并不对,我们应该在联合国讨论。”
以上种种显示,萨科齐政府对伊朗立场强硬,与前任雅克·希拉克政府的态度拉开明显距离。
虽然关于伊朗拥有核武器可能性的讨论一直不断,但希拉克在位期间似乎有意对此保持沉默。
当时尚在角逐总统宝座的萨科齐却不介意发表评论。他主张,为防止伊朗拥有核武器的“恐怖”景象出现,应“保留所有选择”。此言与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的评论极其相似。布什去年谈到伊朗时说:“所有选择仍在桌面上。”
今年8月,萨科齐再次“妖魔化”伊朗核问题前景。他说:“不是伊朗核爆就是轰炸伊朗。”
针对伊朗核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8月30日发布的报告说,伊朗目前生产核燃料的进度慢于预期,并称赞伊朗在澄清过去核活动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慎言战 主制裁
“我可不用"战争"这个词儿” 萨科齐谈到伊朗时姿态强硬,但在21日接受《纽约时报》及《国际先驱论坛报》采访时,他回避讨论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主张以制裁解决问题。
他说:“我可不用"战争"这个词儿。”当被问及如果伊朗拥有核武器是否对其动武,萨科齐拒绝评论。他说:“这正是伊朗领导人所希望的,我可不愿落入这个陷阱。”
尽管萨科齐先前对伊朗讲话咄咄逼人,动武始终不是法国解决伊朗问题的重点。接受英国《经济学家》周刊采访时,法国一位匿名高级外交官说:“关键在于并非所有选择仍在桌面上,而是所有风险都在桌面上。”
《经济学家》报道认为,法国最近对伊朗态度骤然强硬,并非急于对后者动武,而是萨科齐对联合国安理会解决伊朗问题的进展“没耐性”。
返北约 谈条件
“如果法国不领先,还能有谁” 有关法国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议题,萨科齐所持立场也显著不同于先前几任法国领导人。他首次明确表态,一旦两个条件得到满足,法国将考虑重返北约。
条件之一,是美国接受欧洲享有独立防务。条件之二涉及法国地位,即法国必须在北约指挥架构中居于“最高级别”。
北约在冷战初期成立时,法国是成员之一。到1966年夏尔·戴高乐任总统期间,法国退出北约。过去40年里,重返北约成为法国政坛的未决议题。
1997年希拉克任总统时,法国一度寻求重新加入北约,但所提条件遭到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政府拒绝。这一次,萨科齐再次“押宝”于美国政府。他说:“我愿意以欧洲独立防务为条件换取联合指挥,希望美国朋友能对此理解。”
他强调法国重返北约应享有的地位。他说:“有空间腾出来后,法国才能继续它的位置。”
萨科齐毫不讳言希望扩大法国影响的志向。他说:“人们不能批评我希望法国成为第一。”他满怀信心地反问:“如果法国不领先,还能有谁?”
《纽约时报》与《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认为,萨科齐关于法国地位的野心,源于他性急的性格。
两家报纸刊登的同一篇文章说:“萨科齐的批评者与崇拜者同意,他是个性急的人。”
在用法语进行的近一小时采访中,萨科齐没有理会记者试图与自己闲聊的用意。他还多次打断记者提问,忙着回答。
接受采访时,萨科齐“一直在动”。文章说:“他坐在一张绿色锦缎扶手椅中,不舒服地摇来摇去,紧紧抓着身体两侧镀金的椅子扶手,下巴周围的肌肉时不时抽动着。”
赞美国 显亲近
“我为是美国的朋友感到骄傲”
就有志于扩大法国外交影响力而言,萨科齐与自戴高乐以来的法国总统几乎一致。不同之处在于以何种途径实现这一目标。为此,以前多位法国总统试图联合欧洲,制衡美国。而萨科齐谈到美国,不仅大加赞扬,还力图拉近法美关系。
评论明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他说:“我对自己说:"哦,多长的选举",你们一定为此倾注不少精力。”
谈到今年在美国度过的假期,他说,自己喜欢美国的商场、饭店,喜欢在那里的林间慢跑、湖里游泳。他说:“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放弃到美国度假,难道仅仅因为法国精英阶层的一小撮人公开表达了反美情绪?”
他说:“我想告诉美国人,法国人是他们的朋友……我为是美国的朋友感到骄傲。”
尽管自称是“美国的朋友”,萨科齐明白表示,法国仍然反对美国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他说,如果没有外国军事力量存在,伊拉克能够更好发展。作者:袁原(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