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广东跨市河流交界断面水质仅64.3%达标
新快报讯 (记者 吴璇 实习生 孙琳琳通讯员任宣)昨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向省人大常委会的汇报中透露,广东省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但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化工、电镀、制革、印染等重污染项目沿江而建,对河流上游水质造成新的污染。
重污染项目沿江而建 执法检查组透露,检查组选择顺德区天连工业区、东源县黄田采矿点、番禺区榄核涌等6个点进行了暗访。调查发现,目前广东水污染治理的工作还相当艰巨。近年来,污染向河流上游山区转移的问题日趋严重。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化工、电镀、制革、印染等重污染项目沿江而建,对河流上游水质造成新的污染,直接影响饮用水源安全。而全省已建114座污水处理厂中仅有21座分布在粤北及东西两翼,山区和农村的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
另外,由于缺乏资金和管网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等原因,污水处理设施未正常运行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贫困地区更为严重。而全省28个跨市河流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的只有18个,仅占64.3%,流经城市河段水质污染仍较严重,部分跨市污染纠纷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2006年全省主要江河111个省控断面中,仍有12.6%的省控断面水质为劣V类,属严重污染。
直排垃圾入江需整治 检查组发现,由于部分地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缓慢,危险废物处理设施不足,广东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普遍偏低。目前广东年排放危险废物100吨以上的企业有6000多家,污染隐患仍较突出,但全省符合无害化标准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仅有29座,日处理能力2.8万吨,处理率只有50%。而乡镇医疗机构的医疗垃圾没有统一集中焚烧处理,部分混入生活垃圾,成为影响环境安全和群众健康的一大隐患。
检查中还发现,沿江而建的污染企业、养殖场和露天堆放的农村生活垃圾,直排入江河的污水、流失的农药化肥等等,迫切需要进行全面的综合整治。
(责任编辑:李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