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边防支队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山东省东营市,又称油城,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省边防总队东营边防支队的辖区,绝大部分也是油田的采油区。为响应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实现东营又快又好发展的号召,东营边防支队广大官兵积极投身到建设“和谐油区、生态油城、平安海域、跨越发展”的热潮之中……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走高,“靠油吃油”之势陡增,海上、陆地输油管线屡被打卡破坏。
为打击“油耗子”,东营边防支队成立了船艇大队出海巡逻护卫。辖区形成了陆地有人员巡逻、海上有船艇巡逻、空中有云台监控的三维一体的立体护油防范网,走出了一条科技强警之路。今年1至5月份,边防油区治安、刑事发案率与同期下降27%,边防辖区油区未发生大的影响油田生产的涉油案件。
2006年7月17日17时40分,东营港扩建工程施工海鑫1号船紧急呼叫:“因风浪袭击舵机失灵,锚链发生断裂,正向东营港施工区的钢桩飘移,船上27名船员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经纬度显示,海鑫1号距东营港扩建引桥桥墩只有0.8海里,一旦飘移至桥墩沿处,随时都有撞向桥墩而船毁人亡的危险。救援官兵闻警而动,110出警联动船———胜利251号冒着海上8级大风、2多米高的浑浊巨浪出海搜救。经过5小时26分的艰苦奋战,最终船上人员被安全转移。
类似的事例还可以举出一箩筐:2004年秋鲁沾渔0541渔船在返航东营港3海里处遭遇风浪8名船员遇险,被边防官兵成功营救;2005年夏东营沿海遭遇风暴潮袭击,所属各部队连续奋战三昼夜疏散转移群众3000余人,抢救挽回财产30万余元;东营人民亲切地称驻守边防官兵为“平安海域”的“保护神”。
据统计,近年来,边防官兵参与抢险救灾110余次,营救遇险渔船民270人,救助遇险船舶37艘。几年来,东营边防支队有8人荣记三等功,1人被东营市委市府授予“东营卫士”荣誉称号,1人被山东省边防总队荣记个人二等功,1基层单位被公安部边防局记集体三等功。
近年来,随着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加快建设环渤海经济圈等大环境带动,东营市实施“大招商、大开放、大发展”和建设“海上东营”战略,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步伐显著加快。为做好重点项目工程的服务保障工作,东营边防支队所属边防派出所牢记服务宗旨,坚持“地方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边防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甘当重点项目工程的服务员。为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海港边防派出所先后30余次,携带照相机、办证表等办公用具,深入到施工工地,为工人办理暂住证,就地进行法制宣传,主动帮他们寄送信件、购买物品,解决生活难题。同时,各派出所还制定了“法律服务进工地”、“牵手外来员工”等一系列举措,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徐卫海 梁海华 张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