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春9月28日电李强报道:一个半小时,没有讲课稿,但这堂课竟被官兵的掌声打断了5次。昨天上午,在沈阳军区某摩步旅举行的“赞颂新成就,履行新使命,迎接十七大”主题教育课堂上,一位来自四川大凉山的探亲军属用他致富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给官兵讲了生动一课。
这位名叫张东山的军属是四营战士张罔的父亲,四川大凉山人,昔日靠一双脚板、一根扁担打天下,如今已拥有一个400多人的贸易公司。他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有独特的感受。
张东山的亲身感受引起不少官兵共鸣。前些年,张东山的家乡穷,属于地道的“三不通”(广播、电、公路)地区,他经常是半夜从被窝里爬起来,点着火把小心翼翼地走过漫长的山涧路,但到达镇上集市时已近中午,因为赶不上点,他的山货常常卖不上好价钱。
“自从前些年国家重点扶植大凉山地区发展开始,家乡变化是一天比一天快。先是修了8米宽的水泥路,不少山里人就是凭着这条路致富的,以前路上牛车、驴车多,可现在跑的多是农用汽车。张东山深情地说,我这几年走南闯北所到的8个省市,确实一天一个样,8年前我到大连做生意,当时城市环境就已经像个花园了,可今年一去,以前走过的路都找不着了,楼群建得像个卡通王国……”
他又说,以前自己做生意很苦,挨饿受冻,有几次因为犯困差点掉进山涧,经历的磨难无数,但还是咬紧牙关挺过来了,现在尽管腰包鼓了,交通工具和生活质量变了,可还坚守着山里人勤劳、顽强、质朴的习惯。张东山说,这次是做生意顺便到部队看儿子,要不是看儿子,我也不会往这儿跑,你想呀,我在网上搞个交易不就全结了吗,没必要非跑一趟不可。一句诙谐的话引来官兵的笑声。
一个半小时的报告结束了,一些官兵争着和张东山合影留念。一些官兵说,看到这张照片就会想起他讲的生动故事,也会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