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河北省承德市开展“法制游园”活动宣传现场 郭佳摄
全面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任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切实把“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努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突出重点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关键是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特点,在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针对性上下功夫。
要突出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完善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公务员年度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依托党校和行政学院加强法制培训,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公务员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强化学校法制教育第一课堂的作用,实现中小学法制教育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推动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新农村建设,向农民侧重宣传与农村生产、生活和农民利益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民依法维权、依法处理矛盾纠纷的意识;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行业指导的原则,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企业诚信守法、依法经营。进一步抓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学习宣传,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观念。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力宣传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紧紧抓住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与社会和谐稳定、市场经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物权法等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宣传,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
整合资源扩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促进法制宣传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为进一步拓宽法制宣传教育领域,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人大依法监督、政府组织实施、各行业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格局积极努力。积极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在法律服务实践中宣传法律知识。坚持以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进单位、进市场”等“法律八进”活动为重要载体,努力把法制宣传教育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在增强主动性、强化针对性、把握规律性、保持经常性、突出时代性、注重实效性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掀起全社会学法用法的新高潮。
强化服务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理念,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服务,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着眼于促进解决民生问题,加强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制宣传。针对当前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管理、民族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引起的矛盾纠纷,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预防矛盾纠纷,促进依法合理地化解矛盾纠纷。注重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寓法制宣传于法治实践之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来宣传法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入开展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健全制度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保障能力 全面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需要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用制度规范和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扎实开展。重点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等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用法制度,研究制定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标准及实施办法。建立完善考核评估制度、检查督导制度、激励表彰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切实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水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采取实际措施,巩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队伍、充实加强普法讲师团队伍、发展壮大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和法制新闻宣传队伍,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实现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着力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协调社会各方面的能力和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大宣传平台的能力,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本领,凝聚和激励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法治实践活动,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