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会站在哪一边?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说过,“印度以她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打动我。
因此,印度一直以来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制订全球战略及对外政策的过程中,一直避免依附于任何一个大国。
在各国“友好”的拉拢下,印度自然春风得意,八面来风,但是世人至今都没看到印度明确地表示要和谁站在一起。
纵观印度政治历史,孙士海认为,印度人有着很高的政治智慧,能够周旋于各个国家之间,坐收渔翁之利,“印度的立场从冷战前不结盟运动一直到现在,都非常聪明”。
印度是早期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不结盟政策的执行者。冷战时期对待美国和苏联的关系,现在面对中美关系,印度一直左右逢源。既跟美国友好,又与中国保持一种接近的关系。
“但这并不表示印度在外交上没有立场,它有时候偏向于美国,有时候偏向于中国,这取决于政治需要,有时取决于到底谁能给自己更多的好处。”孙士海说。
同时,由于深受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影响,因此印度的整个国内政策也是左右逢源,经济上学习苏联、学习中国,政治上学习西方议会民主制,走的也是中间路线。
在国际上,冷战时的印度既不倚靠苏联,也不倚靠美国,就搞自身的一种独立于两霸之间的政策。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这个政策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孙士海认为,印度现在并不是特别强大,在经济上也比较落后,如果依靠某一家集团,那对自身的发展并没有好处。同时,“印度现在也越来越自信,并且自己想当大国,不会随便跟着哪个大国跑,甘心当个小棋子,所以,它不太可能会加入到某一个联盟,还不至于完全把自己绑在某一个战车上。特别是像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往上崛起的势头这么猛,和它对抗对印度有什么好处呢?”
中国如何应对新局面
面对世界各国对印度的示好,面对这个邻居的不断强大,中国又该如何自处呢?
对中国来说,疏远印度肯定是不明智的,“能不和印度搞好关系吗?它是我们的邻居,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大国,虽然历史上我们曾发生过冲突,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两国都需要发展友好关系。”孙士海说。
在国家安全上,印度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印度军事力量发展得很快,而且地理位置优越,中国希望和印度发展一种合作的关系。双方也都明白,彼此都能对对方核心的战略利益构成威胁,所以还是要寻求合作。如果互相斗起来,两个都可能受到损失。
这些年来,中印两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定这种关系对两国有利,对亚洲有利,甚至对全球都有利。
陈峰君分析了印度与中国关系的两面性,一方面,战略上有些防范不信任,战略上互信不够;另一方面,印度也不希望和中国对抗,希望和中国发展正常的战略伙伴关系。
因此,印度对于与各国发展关系中的中国因素,也非常理性。陈教授举了个生动的例子:刚刚下台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印度提出要建立一个除中国外的亚太自由繁荣圈,起先日本方面认为印度人会非常支持这个意见,因此在演讲稿中还故意留出了等待鼓掌的时间,“演讲稿中写着括弧要鼓掌”,结果当时却无人响应,一下子冷场,弄得很尴尬。
对于“中国威胁论”,印度人的反应也不那么激烈。“从长远战略来讲,他们也许有这种担忧和防范意识,但目前,他们的主导思想,是要跟中国友好。因为对中国友好,比对日本和美国友好,可能更重要。印度和日本都在争常,在这个问题上日本肯定不会支持它,但中国的态度就可能会不同。”
“在经济上,中国和印度发展的势头越来越猛,已经平行甚至高于印美的贸易额,好多预测都显示,中国会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国。”陈峰君说。来源:环球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