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巩俐当年就是在这里联袂创作出轰动世界影坛的《菊豆》,这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黟县的一个特色独具的“迷宫村”。它的村名很容易让人想起“南屏晚钟”这个歌名,其实它的名字是来自村后的南屏山的缘故。
它,就是我曾有幸月夜下榻过的南屏村。
我下榻的村中这户古民居,竟然有个“抱一书屋”的雅名。一打听,却原来是当年享有“江南十二家”盛名的徽商巨贾李宗媚创办的私塾宅院。在主人家木楼上古色古香的八仙桌旁用罢农家乐土菜家宴,猛见得一轮山月就斜挂在了山边。那是一轮圆圆的满月,这才想起今天正是中秋节呢。于是一阵激动,就踏起碎步,蹒跚着,沿着村中小巷里的石板路,走进月光下的南屏村……
来到村口的乡场,月光如水,光闪闪地润遍了远山、近树、村落、乡场,让人顿觉陷入童话般的梦境,朦朦胧胧,恍恍惚惚,美轮美奂。想起久居城市的自己,面对这轮久违多时的山月,竟然是那样的陌生、那样的好奇,我甚至难以想象人世间的月亮,其实也是可以如此咫尺地与人们亲近!于是,就有了几分醉意地感悟到:赏月,赏月,最妙之处在山乡啊。
月色渐浓,屋影渐浓,那南屏村的“72条小巷、36眼水井、8座祠堂和300多幢成套古民居”,全都沉浸在银白色的月光里。借着月色,沿着小巷,不觉来到“菊豆饭店”的门前。但见里边人声鼎沸、酒浓菜香,一桌桌食客们借着从天井射下的月光,在把盏交谈,在大快朵颐。好客的主人将我迎了进去,寒暄过后,非要让我也与那些正在聚餐的、今天已经结束写生实习的美术学院师生们一块,同尝南屏月饼,共品菊豆美食。这才发现,这已经年近七旬的叶姓饭店主人,不仅好客,而且健谈:谈巩俐如何喜欢他家的土菜,谈张艺谋何等夸赞他女儿的裁缝手艺,谈村中的土木匠怎么受到张艺谋的赏识,直到现在还在跟着他做布景道具,谈影视拍摄、学生写生等“艺术经济”现象给古老的南屏村带来了新活力……攀谈,攀谈,不觉月上中天,连忙起身告辞。孰知主人却非要与我一块踏月同行,抛来的理由却是“这迷宫村的小巷,我们白天都要走错,更何况是您这远来客、月归人呢”。
于是,我们就这样一前一后地身披月光上路,踏响的脚步在深巷中赢来阵阵回声。我不知道他是否因为刚才的酒席上已经有了几分醉意,还是因为现在的月色如钩钩出了他的几分诗情,走着,走着,就约略觉得有几行带着酒香的诗句在银白色的石板路面上平平仄仄地流淌,那定是前边的奔七老人触景生情、梦回童年地人生闪回了,隐隐约约听得出是一首古老的南屏童谣:“门棎(意为门缝)光,门欗(意为门缝)光;开开门,大天光……”
握别叶老,缘木梯,上西楼,发现我的床铺上竟然也已经是一床月光了。就顿觉得月色撩人,毫无睡意,干脆打开笔记本,按键,打进一行浓浓的、淡淡的、深深的、浅浅的文字——月光下的南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