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4年初,党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3年多来,这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之际,应广大读者的要求,陆续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总体情况和部分重要研究专题。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工程办公室负责人。
记者:社会各界都十分关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进展情况。请介绍一下目前工程取得了哪些成果。
负责人:工程实施3年多来,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在广大专家学者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阐释取得了新进展。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先后拟定了50多个重点课题,组织工程专家深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发表理论文章800多篇,形成了一批有分量的咨询报告,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组织编写《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深入阐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辅导材料。
第二,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围绕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大战略思想,组织召开系列理论研讨会,推出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围绕各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各课题组推出了一批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围绕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编写《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学习提供了重要辅导材料;围绕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经验,组织工程专家进行专题调研,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取得了新进展。适应新形势下干部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译文进行重新编译和修订。目前,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已基本完成选编和译文审核工作。按照“四个分清”的要求,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召开各类专题研讨会40多次,提交课题报告100多篇,形成成果简报80多期。
第四,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为二级学科,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史学、法学、文学等重点学科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科体系已初步形成。在教材体系建设方面,继2005年5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有关意见,要求逐步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之后,今年中宣部、教育部又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编写教材总体规划》,加强对教材建设的统一规划和部署。《总体规划》提出,纳入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编写教材共41种,涉及10大学科专业,编写工作分四批组织实施,计划到2011年全部完成。目前,首批重点教材编写工作正在顺利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4本新教材已经投入使用,第二批教材编写工作已经启动。
记者:实施这一重大的思想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也促进了科研人才和理论队伍建设。
负责人:是的。工程实施过程中,注意把培养中青年理论骨干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了理论队伍建设的力度。
一是注重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加强老专家对青年学者的传帮带,广泛吸收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现在直接参加工程工作的800多位专家学者中,中青年占1/3以上。
二是从2005年开始,中宣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在中央党校举办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现已举办了16期,1600多人参加。
三是中宣部和教育部决定从今年5月份开始,连续5年举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每年6期,每期100人。现在已经举办了3期,效果明显。
此外,还通过组织高层次报告会、组织工程专家进行国情调研、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华同工程专家进行座谈、组织部分首席专家赴国外进行专题考察等形式,帮助课题组专家进一步了解中央精神,了解国情,了解世界,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