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绿色长城。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这一道“绿色长城”,又多了一层新的解读,即:军队要在环境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社会的前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样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使命。
这是由我们国家的国情决定的。
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地大”而不“物博”。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节约资源不仅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且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事关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文明。爱护地球,重视生态,已成为21世纪人类的共识。节约观念的强弱、节约程度的高低,不仅是人们精神面貌的一种反映,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尺。集体行为的节约程度,反映的是我们社会管理与监督机制的文明程度;个人行为的节约,则从一个侧面折射其文明素质的高低。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青年官兵责无旁贷。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也是每一个社会群体的共同责任。军事环境保护是国家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代军人,更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树立现代文明的环保意识,真正把“文明之师”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节约资源,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巨大的浪费往往是由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环节慢慢积累而成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菜一饭,也许太过平常。然而很多时候,节约就从这些不起眼的件件小事中悄悄溜走,我们的文明素养也随之悄悄流逝。只有当节约真正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个人的小节约才能形成社会的大节约,个人的好习惯才能成为全社会的节约文明。
人民军队,服务人民。
共建共享,爱国爱家。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既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也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需要每一个年轻的朋友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