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境外证券有着积极意义
内地香港准备工作尚不充分
个人投资者要重视市场风险
政策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备受关注的中行“港股直通车”已经进入启动程序,许多内地投资者热盼尽快开通,蜂拥而至的咨询电话甚至让试点银行手忙脚乱。冷静下来思考,无论是跃跃欲试的个人投资者,还是内地有关政府部门和香港监管当局,对内地投资者直接投资港股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还很不充分。
毋庸置疑,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作为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重要一环,港股直通车的推出对于缓解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实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有序改善和丰富个人资产组合结构等都有着积极意义。
但是,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外汇资本项目的放开,并不简单的是外汇平衡和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也不是国内单方面的政策行为,它将对国际金融秩序产生重大影响,而这又将反作用于其政策效果。虽然开放资本项目确实是大势所趋,但这绝不意味着偶发性的“港股直通车”能够担当如此重任。按照最早的试点方案,对参与港股直通车的投资者不设任何购汇规模限制,这样的方案显然有失谨慎。这意味着,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成功隔避海外金融风险直接入侵的“防火墙”就此消失,一旦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必然会引发资金在境内境外之间的大规模流动,严重威胁境内的金融安全。此外,对于资本项目开放可能引发的“洗钱”问题,境外热钱因流出渠道通畅而大举进入等等问题,同样值得忧虑。
从全局来看,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应该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来考虑,而不应该将其作为解决短期宏观经济不平衡的一种手段。如果不加限制地放开境内居民投资港股,有可能导致内地资金大量涌入境外,对国内金融市场造成大的冲击,从长远来看,也必将对香港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改革开放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全局高度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做好必要的准备与防范。
而从维护境内投资者利益角度看,管理部门在方案设计上理应充分考虑“直通车”开通初期的系统性风险,避免外投资金因为开放时机不当而遭遇“高位接盘”、甚至全线套牢的被动局面。目前内地中小投资者对香港市场还十分陌生,不少人天真地把港股直通车等同于财富直通车,准备一试身手,而对于香港经济体系结构和经济增长趋势,香港股市内部市场交易规则,金融创新模式和金融监管风格,香港股市与世界证券市场的联动性,以及香港市场受“次级债风波”的影响程度,短期内国内个人投资者不太可能迅速了解。这种“陌生市场”的风险使得内地个人投资者可能遭受较大的损失。因此,港股直通车开行前对个人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和港股“游戏”规则的教育必不可少。这样的教育责任应该由外管局还是人民银行、由香港证券监管当局还是中国证监会来承担,现在不明确。
同时,作为股市监管当局的香港有关方面对内地投资者直接投资港股的信息服务和权益保护措施还准备不足。不同于A股市场,目前内地居民获得香港市场的信息来源非常有限,信息缺乏使得投资者一旦冲动投入、选股不慎,比起国内市场,可能受到更大损失。香港证券监管当局如何保证内地投资者及时准确地获得市场信息呢?当大批内地股民来港投资时,香港监管当局如何确保他们不会受骗,不会受错误的信息误导,如果出现了侵害内地投资者的违法违规行为并造成了实际损害,如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令他们可以在一个公平、透明而有效率的市场进行投资,这是维护香港金融市场声誉和保护内地中小投资者的首要任务。
总之,从长期来看,资本市场开放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我们对面临的风险也要特别注意。作为个人投资者,要想直接投资港股,有必要事先做足“功课”。作为国家的一项政策,它的推出应该反复论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香港的监管部门应该考虑如何为内地投资者做好服务,国内职能部门应该对其规则与程序以及开放后可能产生的各方面影响进行认真的研究评估。其中的关键在于,开放之后的风险控制与管理,以及对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服务与权益保护,这些主要问题不解决,措施不配套,“港股直通车”应该缓行。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