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但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日益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得到了保障。
当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一体系的建设时候,围绕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讨论也开始多了起来。许多有识之士都发表了高见。在这里,有一个我以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也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那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是什么?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供大家讨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是什么?是政府投入?是兴建一批新的文化设施?还是加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好像都是,也好像都不是。我以为,所有的这些只是手段,而绝非目的,自然也不是核心。核心是什么?核心是服务,是我们通过这些手段加强公共文化体系的服务功能,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也是一个任何人其实都明白的道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把这个“核心”放在心上的人依然存在。有两种现象我以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种现象是重“工程”、重“形象”。一谈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就会滔滔不绝地谈起这个工程,那个工程。而不管这些工程实际上在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好像只要立了项、花了钱、投了资,只要能让上级领导看得见,摸得着,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算建成了。于是,千方百计地争项目、上项目,成了许多领导的工作重点。项目建成了呢?一个城市,一个投资了上亿元的展览馆,尽管外面壮观气派,可当我们走进去的时候就会发现,除了几个人以外,整个展览馆空空荡荡,很难见到一个参观的群众。我也曾见过,一些新建的文化馆或者文化中心里冷冷清清。如何让这些花了大把资金建起来的文化设施为群众服务,有关领导就很少考虑了。这样的领导,不是在为群众建文化设施,而是花着群众的钱,在为自己的前途建“形象工程”,是拿着群众的钱当儿戏,是拿着群众的钱“忽悠”着群众。
另一种现象是“围着领导转”。一些文化事业单位的同志只是为了完成领导交办的一些任务而整天忙碌着。在为上级领导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只要领导认可、高兴就行。至于群众的文化权益,群众的文化需求,他们则很少考虑,或者从不考虑。在一个新建的文化馆里,我曾目睹了这样一件怪事,文化馆里厕所的门紧锁着,文化馆的同志们则一人一把钥匙。为什么?为的是不让外面活动的群众进去方便,为的是让领导看着干净。这样的文化馆,怎么能想到群众?!我在一个县城看见过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学校的操场上正举办一个艺术节。操场上坐着一排排服装整齐的学生,前面坐着县里的领导。舞台上,文化馆组织的一台节目正在演出。而学校的大铁门紧闭。闻讯而来的群众则被拦在了门外。可那操场上,至少还可以容纳几千人。我看不下去了。去问。当地的同志非常认真地回答:为了领导的安全,不能让群众进。还有什么话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为了领导,不是坏事。但为了领导忘了群众就不对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是服务,是踏踏实实地为群众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始终要把群众的文化权益放在第一位,要把如何为群众服务放在第一位。这方面,许多地方都做了许多值得推广的工作。如北京西城区文化馆,每年初,他们都会把一张张调查表发到各个街道和社区,了解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然后,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安排一年的工作。广东东莞的同志们一切工作都从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东莞是个外来工非常多的城市。外来工已经成为当地的主人。不管哪一天的晚上,你都会在一个个东莞的文化广场上,看到一群群在文化的海洋里陶醉的打工族。在一个乡镇的广场上,我曾看到图书馆的同志把一本本图书摆在广场上,让打工族随便阅读。这是真正地为群众服务。
总之,如何让我们的“工程”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让我们的文化工作者更多地走进群众之中,如何解决“服务”这个核心问题,应该是认真地考虑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