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
2006年2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题为《广州:在转型中构建现代化大都市》的长篇通讯,对这座“中国第三城”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对广州近年来的喜人变化有深入的描述和深刻的思考。我们摘录了这篇经典报道中的精华片断,并对该文执笔者之一罗艾桦进行回访,感受作者本身作为广州一分子对于“生活于中心城市”的切身感受。
经典报道《广州:在转型中构建现代化大都市》
发表于2006年2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
作者:韩建清 罗艾桦
新环城高架、快速干线、科学城、大学城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相继建成,珠江新城、国际空港正在崛起,一个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框架渐露雏形……
面对“十一五”新起点,广州要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将古老的羊城建成一个既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大都市。
……
城市转型的背后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面临着发展资源、能源的制约,广州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链条长、技术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汽车、机电、钢铁等“工业航母”扬帆出海。
不满足于只是华南地区装备制造工业中心,广州在产业布局上延展出新的一招: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华南地区科教中心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力推动产业发展由工艺性产业链条集聚向价值性产业链条集聚的转变。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说:“广州不能甘心只做打工者,而要通过自主创新走向产业高端,掌握财富源头。”
执笔者回访
“在广州生活越来越舒服”
“在改革开放20多年里,广州一直是座引人注目的城市。但广州人时常有一种紧迫感。”这是罗艾桦在《广州:在转型中构建现代化大都市》一文中对广州的评价。他说的紧迫感,主要是指广州在面对经济产业上的新格局时的积极反应。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舆论对一座城市的评价主要把焦点集中在经济发展上。作为一名媒体记者,罗艾桦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2003年9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他与汪从飞合作写的另一篇经典报道《“中枢港”托起新广州》。这篇报道的关注点是:广州投入近千亿巨资打造30项重点工程,标志着广州正在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新组合,重新整合经济资源,为广州经济提速打造新平台。“从经济上增强城市辐射力,是强心的第一步。”他这样说。
“我最近在构思新的报道主题。我想,我的下一个报道主题将会是惠民66条。我在上一篇报道里已经初步点到这一主题,广州市政府表示要竭尽全力保证人们能共享广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这次,可以进一步作深入一些的文章。”说到这个主题,已经在广州生活了近20年的外地人罗艾桦谈起了自己作为广州市民的切身感受。“在广州生活越来越舒服,而且总是能感受到朝气和活力。真是不舍得离开广州!”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严丽君
通讯员 赖国辉 陈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