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 |
交通枢纽效果图 |
自由塔 |
纽约世贸中心3幢主建筑重建方案公布
新世贸中心:政治让建筑变得平庸
和重建世贸中心有关的设计方案从来就是口水战的焦点。继1号楼自由塔的设计方案一改再改,开工日期一拖再拖之后,另3座主体建筑的设计方案终于在9月6日公布。这3座建筑分别由3位普利兹克奖得主领衔设计,和自由塔彼此呼应。
文/梁轶雯 高桥
在一段充满曲折的艰难过程之后,9月6日,新世贸中心3幢主建筑的设计方案终于出炉。
这次公布方案的3幢主建筑分别是2、3、4号楼,它们将和1号楼自由塔、5号楼摩根大通银行总部、“9?11”纪念馆一起组成新世贸中心。这3幢建筑的设计师来头不小,都是普利兹克奖得主。2号楼由72岁的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爵士设计,3号楼由普利兹克奖新科得主、73岁的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设计,4号楼由79岁的日本建筑师桢文彦设计。3幢楼和自由塔各有特色,并彼此呼应,以自由塔为起点,沿顺时针方向,高度依次递减。建筑群的天际弧线最后落在“9?11”纪念馆。开发商拉里?西尔维斯坦对此十分得意,因为建筑界一向自扫门前雪,客气地保持门户界限,此番3位大师联手集团作战,在建筑界是绝无仅有的。
2号楼高79层,坐落于格林威治大街200号,紧邻自由塔,建成后将是纽约的第二高楼。大楼由4座柱状建筑构成,就像4支直立的长玻璃管。每支“玻璃管”从不同的楼面开始向上倾斜,4座楼顶坡面恰好处在一个斜面上,就像4颗钻石按同样的角度,被一刀切下。切面朝向“9?11”纪念馆,表达纪念之意。大楼外墙全部采用玻璃,一到晚间,楼体熠熠生辉。此举象征着在黑夜中,希望依然存在,寓意纽约市民走出“9?11”阴影,重新生活。“钻石”是2号楼的设计亮点,但更巧妙的是,平日,在阳光照射下,大楼会向不远处的“9?11”纪念馆投下阴影,但经过精密计算,每年的9月11日,阴影都不会投在纪念馆上。
3号楼高71层,坐落于格林威治大街175号,垂直于“9?11”纪念馆的两个水池,是世贸中心的商业中心。3号楼的外表无奇,敦实的基座向外凸出,朝向纪念馆。主楼比基座“纤细”许多,像是跨在基座之上。罗杰斯如此评价自己的作品:“这座透明简洁的建筑既符合建筑美学,也契合当地的社会内涵。”4号楼位于格林威治大街150号,是3幢楼中最矮小的,只有64层。它延续了日本建筑师桢文彦一贯的端庄雅致与极简主义的风格,粗看就是一个标准长方体,不过其外表全用多层的合成玻璃覆盖,营造出一种金属光辉,表现出日本建筑特有的简约、内敛。
三位建筑师都在设计中小心谨慎地照顾纽约人在“9?11”之后敏感脆弱的心灵。但《纽约时报》的评论认为,和理查德?罗杰斯在伦敦设计的刺猬般的“千年穹项”、诺曼?福斯特在香港设计的“空心”汇丰银行相比,这3座建筑实在没什么出奇的地方。罗杰斯设计的3号楼甚至可以用保守、平庸概括。常规的底座、主楼、小塔顶型,3部分的设计,在21世纪初的许多城市建筑中都能找到影子,只不过曼哈顿还没有此类建筑。如果说3号楼有什么亮点,那就是大楼的各个拐角没有一根柱子,身在其中,可以毫无障碍地尽览纽约市景。而诺曼?福斯特设计的2号楼只能用“还行”形容。很多人对开发商拉里?西尔维斯坦没有把1号楼,而仅把2号楼交给福斯特设计而感到失望。拉里?西尔维斯坦一直被诟病对建筑不感兴趣,他对重建世贸中心提出的设计原则竟然是平淡。不过,由于西尔维斯坦本人是严重的哮喘病患者,他是绿色建筑的积极拥护者。已于2006年5月23日率先完工、正式启用的世贸7号楼就是一座绿色建筑的典范。
拉里?西尔维斯坦是重建世贸中心的核心人物。本来纽约港务局是世贸中心所在土地的所有者,但在“9?11”之前的两个月,港务局与西尔维斯坦签订了一份租期为99年、租金高达32亿美元的合同。于是,西尔维斯坦对重建世贸中心有了充分的话语权。但西尔维斯坦与官方的立场不同,加上公众的压力,导致重建工程举步维艰。直到2006年,“9?11”中形成的那个深达十几米的大坑还赫然袒露着。
早在2001年,世贸中心1号楼自由塔的设计方案便向全球征集,该楼将取代在“9?11”中倒塌的双子塔楼,成为新世贸中心最具象征意义的建筑。2003年12月19日,确定采用波兰裔美国建筑师利贝斯金德的方案。但此后利贝斯金德与发展商发生激烈冲突,被炒了鱿鱼,由SOM建筑事务所的戴维?蔡尔兹取而代之。同时,各界对自由塔的设计方案指手画脚,有53%的人出于安全考虑,认为以世界第一高楼为目标的自由塔会步“9?11”的后尘,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对象。设计师蔡尔兹虚心吸取意见,用金属覆盖外墙,高达1776米的外墙上没有一扇玻璃窗,整幢楼看起来,就像一座穿了铠甲的巨无霸堡垒。但这个修改方案立刻遭到批评家的抨击:整个方案毫无现代意识,倒反映了纽约人的恐惧心理。可怜的蔡尔兹一改再改,直到2006年6月29日才最终确定了设计方案,而这个方案看起来和利贝斯金德的最初方案没有太大的区别。
以自由塔为主体的世贸中心重建项目,今年入选了《泰晤士报》评出的世界十大在建项目,评语是:“它很普通,没有争议,但该具备的都具备了。它能否改变建筑学?不会。它只会改变世界。”这番评语对建筑师来说,绝不是什么褒义词。
到目前为止,重建世贸中心的设计方案大多已出台,今冬5号楼设计方案公布之后,新世贸中心的设计将全部尘埃落定。至于这些建筑是否能按预期完工,还是未知数。2号楼预计于明年7月动工,2013年竣工,建成后,1楼1万平方米将是零售区,2楼以上用于办公。3号楼预计于2012年竣工,建成后,其中的54层20万平方米用于办公,而2层1.8万平方米是零售区。4号楼同样将于2012年竣工,其中1/3的办公区域将是纽约港务局的总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