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为高山深处的中吉边境界碑标志景观
图②为中吉口岸贸易一隅
新疆吐尔尕特,阿尔克孜语意为“枣红色的达坂”(新疆多用“达坂”称3000米以上的高山)。它位于天山南脉的图噜噶尔特山口,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相传玄奘西行曾从这里前往印度。如今,吐尔尕特是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通商口岸。昔日驮运瓷器和绫绸的驼队,正在被满载服装和百货的重型货车所取代。9月初,笔者走访了这个雪山脚下的高原口岸。
丝路旅行颇受青睐
吐尔尕特原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托云乡境内,地处高寒地带,皑皑的雪峰下,山石呈深红色。
国门处海拔3795米,年均气温-4℃,无霜期仅13天,一年中有大半年刮着8级以上的大风,被形容为“风吹石头跑,一年四季穿棉袄”。
早在汉代,吐尔尕特既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通往中亚、南亚和欧洲的重要门户。
9月5日傍晚,71名西方游客从吉尔吉斯斯坦抵达吐尔尕特口岸,他们大多两鬓斑白,其中最年长的已有80高龄。在口岸工作多年的边检站副政委刘会林说,近年来经常有外国旅游团从吐尔尕特口岸入境,不过71人的大旅行团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个大旅游团参加的是一条沿古丝绸之路观光的旅游线路。从伦敦飞到中亚,在游览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后,翻越雪山,从吐尔尕特开始进入中国路段的旅程。其中,包括乘巴士到喀什,继而乘专列途经吐鲁番、敦煌、西安、洛阳,最终抵达北京。据中国国际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条名为“东方快车”的观光线路每年开行一至两趟,价格为每人2000多英镑。
虽然路途颠簸且价格不菲,但是中亚的高山湖景和历史故事令这些老年游客兴奋不已。75岁的英国老妇菲尔说,与乘飞机旅行相比,她和丈夫歌德宁可选择这条又昂贵又辛苦的路线。歌德说,他想在有生之年亲自走一趟丝绸之路,看看这条历史上繁荣的贸易通道的变迁。
见证历史经历兴衰
吐尔尕特口岸通商始于1881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口岸开展中苏两国边境贸易,这个山口便逐渐热闹起来。
吐尔尕特海关一位官员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40多年里,吐尔尕特口岸的兴衰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潮起潮落,中苏关系冷暖、中亚政局变迁以及后来中国与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在内的中亚国家关系的发展,在这个小小的口岸都得到了见证。
1995年,考虑到条件艰苦,发展空间受限,国家决定把口岸整体下迁至吐尔尕特东南109公里处的托帕,口岸仍沿用原名。此后,新口岸的过货量逐年增加,目前年吞吐能力达到50万吨。
下迁托帕的吐尔尕特口岸海拔1975米,地势开阔,设施比较齐全,已有29家外贸企业进驻。在两条主要街道上,各种风味餐厅吸引着往来客商。广场上常可看到一些头戴深蓝色帽子的人,那多半是吉尔吉斯斯坦的货车司机。
同时,在高山深处的边境地带,仍保留着边检站前哨班。前哨班距国门5公里,是出国人员的最后一道检查关卡。
从国门到现在的口岸之间,有100多公里山路。这条建于上世纪的公路被重型货车压得坑坑洼洼,还时常被冰雪覆盖,有时还会发生山洪,常有旅客通过口岸验放后在到达国门前受阻。边防连队和武警官兵一旦得到消息会及时赶到,清除路障,营救遇险人员,使这条高山通道成为通往吉尔吉斯斯坦的绿色生命线和经济保障线。
互通有无边贸红火
从克州首府阿图什市出发,驱车45分钟便到达托帕。司机吕师傅说,从喀什市到托帕比从阿图什过去的路程还要近一些。因此,不少吉尔吉斯斯坦的商人入境后,更愿意直接前往喀什购物。比邻两大商贸都市,这是吐尔尕特口岸的一个地理优势。
口岸前面的广场上,停泊着若干重型货车和一辆刚从吉尔吉斯斯坦入境的国际班车。据介绍,从这个口岸来往于两国间的卧铺班车每周有4趟以上。此外,每到星期四还有一趟旅游购物车队,在吉尔吉斯斯坦旅客乘客车入境时,后面跟着一辆货车,装些地毯和羊毛,等到返回吉尔吉斯斯坦时,这辆货车就会满载他们从中国购买的日用百货和小家电等商品。
中国贸促会克州支会会长苏力唐·木哈什说,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工业发展不足,百姓严重依赖外国商品。土耳其、韩国、日本的产品价格偏高,相比之下,中国产品的质量和价格都具有优势。目前,中国商品在吉尔吉斯斯坦市场的占有率达60%,品种以日用品、电器和服装鞋帽为主。
吉尔吉斯斯坦资源丰富,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在能源合作上大有潜力,然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几乎没有铁路设施,交通运输成为两国经济合作发展的瓶颈。在今年8月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上,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建议,尽快签署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国际公路运输协议,促进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跨国铁路建设。中方对中吉乌铁路也十分重视,已将这一项目列入“十一五”规划。在不久的将来,吐尔尕特附近将出现一条贯穿中亚的铁路,打通新亚欧大陆桥南部的通道。
新疆吐尔尕特,这个丝绸之路上的百年口岸,如今正重新焕发光彩,吸引着西方游客纷至沓来,续写着中外交流的崭新篇章。
(据《参考消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