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灵)昨天,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本市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施小学规范化建设。到2010年,全市各区县小学的布局将达到基本合理的状态,现有超大规模的学校将在3年内过渡到正常状态。
图书配备两年要达标
从1996年到2006年,本市小学从2780所调整到1310所,在城市、县镇和中心城镇建设了一批高标准、标准化的小学。郊区农村基本形式为一个乡镇一所中心小学辐射1—3所完小的格局。但由于本市小学数量大、层次多,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小学教育整体水平与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由此引发的教育选择和教育公平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启动后,全市小学将把《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作为硬件达标指标。新建学校要按照新的标准规划和建设,现有学校到2010年要在专用教室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等主要项目上达到新颁标准。
各区县要对每一个学校提出达标时限和要求,优先重点支持城区办学条件困难学校和农村完全小学的达标工作。
超大规模校将限规模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是此次工程的重点。各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保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各区县不能把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划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也不能举办各种名义的实验班。
各学校还要加强招生计划管理,严格控制班级规模。对现有超大规模学校,各区县要采取措施,控制其再建设水平,让这些学校逐步过渡到适宜规模。
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李奕介绍,对超大规模校的调整,将由各区县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学校做出规范方案,预计用2—3年时间完成。
薄弱校干部5年完成轮训
针对本市小学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较大的问题,本市将通过举办“小学校长高研班”、“名校长工作室”等途径提高管理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重点加强农村完小和城市办学困难学校管理干部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在5年内都能接受一轮系统培训。
各区县应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相对薄弱学校的需求,促进教师合理配置。各区县将制定规划,设立专项经费,实施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在3年内对市区骨干教师培训一轮。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