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新平 本报记者 洪克非
干涸的河床见证着一场特大干旱。
70岁的李守交老人说,记忆中,杉旭河从没断流过。
入夏以来,湖南省衡阳县遭受60年一遇特大干旱。作为全县粮食主产区的板桥村,240多亩水田开裂,庄稼面临绝收。
板桥村党支部书记李守轩眉头紧锁。
“这么多农田缺水,哪里睡得着哟” 7月23日,是村主干道硬化工程竣工的日子。李守轩白天一直在这条1000米长的高标准水泥路的工地督促施工收尾。
惦念着日渐见底的水塘和一天天干枯的禾苗,他和村会计罗雪峰商量:“今晚咱们一起再到田里仔细看看,将旱情摸准。”
晚上7时,李守轩提着一盏矿灯走出家门。妻子伍仁莲问他:“咱们家那两亩田的禾苗快干死了。你还不想想办法?”他说,“家里的禾苗干死了也就两三亩。全村可是几百亩呀”!
李守轩叫上罗雪峰,挨家挨户找到8个村民小组组长,详细询问旱情。哪一组几亩田脱水,几亩田开坼,塘里大概还有多少方水,他都一一记下来。
深夜11时,罗雪峰劝他回家休息。他说:“这么多农田缺水,哪里睡得着哟!”两个人又一丘丘水田、一个个池塘核实。每到一处受旱的水田,李守轩都要下到田里,用脚踩一踩,试试干湿。
劳碌一夜后,李守轩算清楚了:全村800亩稻田,已有240亩严重受旱。
商量完应急对策,已是凌晨2时。李守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天刚亮又出门组织抗旱去了。
“我的病不要紧。现在抗旱要紧” 从23日到26日,乡亲们看到李守轩守在田头、水渠旁,为抗旱找水、管水忙个不停,却不知道他已经病得不轻了。
因为时常感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他半个月前看过一次病。医生说,有可能是眩晕症,建议他住院详查。他没有做检查。他更揪心、操心的是村里的旱情。
7月25日一大早,李守轩和罗雪峰找到乡党委书记刘卫国汇报旱情。罗雪峰说起支书这几天气色不好,经常头晕。刘卫国当即劝李守轩早点去医院做检查。李守轩却一出乡政府便走向田野,并对罗雪峰说:“我的病不要紧。不要在外面多讲,特别是不要告诉我老婆。现在抗旱要紧,早几天晚几天去看病没有关系。”
“这些天他忙得像一阵风” 衡阳县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板桥村的村民几乎家家都有抽水机。这几天抗旱,抽水机全开足了马力。
27日上午,抽水机抽出麻烦了———因负荷不够,全村断电。没了电,抗旱工作陷入瘫痪。村民们急得跺脚骂娘。
李守轩一面请配电员紧急抢修,一面召集8个村民小组组长开会商量对策。最后,李守轩拍板决定:为了降低电力负荷,每4个小组轮流供电3个小时。
上午11时,李守轩在5组发现一台抽水机漏电,想起孩子们爱到田间玩耍,他又请来配电员,给每个抽水机安装防漏电开关。
晚上,他又举着矿灯,对一台台抽水机进行检查。旱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他的病也一天比一天厉害。
28日中午,实在支撑不住了,他独自一人到乡卫生院打了吊针。
下午4时,一些村民为争水发生纠纷,10多个人拉开了打架的阵势。李守轩跑到争斗现场,喝退了争斗双方:“都是乡里乡亲……就这么一点水,争个你死我活就能够争出水来吗?这个时候,天干地热,容易生脾气。但大家要清楚,团结抗旱,才能保住稻子。”争水的乡亲纷纷低下了头。箭在弦上的一场械斗随即化解。
为协调用水、化解用水纠纷,李守轩7天里走遍全村8个组所有的田间地头。
30日晨5时,太阳刚出山,李守轩又站在了已干涸的杉旭河边。
突然,他随着手握的锄头倒了下去。
村民们见他脸色惨白,嘴唇发乌,冷汗淋漓,便拦了一台三轮车,将他送往最近的一家医院抢救。
还没到医院,他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丈夫匆匆离去,妻子心如刀割。
伍仁莲回忆说:“为了村里抗旱,这些天他忙得像一阵风,转钟两三点才回来———那时我都睡着了……一大早还没醒过神,就听见外面摩托车响,他又戴上草帽去水渠协调用水去了。”
直到去世,他也没将病情告诉妻子。
去世后,人们在他沾满汗水的口袋里找到了半月前看门诊时的病历———医生建议“住院检查,治疗一个月”。
“他是为我们村累的!” 今年48岁的李守轩,2001年出任板桥村主任,2005年换届选举时以95%的赞成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
在任上,他又是修公路,又是改造水渠,还带领村民调整农业结构,拿自家的地做试验田。现在,板桥村已成为衡阳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他总是考虑为村里省钱……村里的事就是他自己的事。”驻村乡干部周健华说,市里要求建村党支部活动中心,李守轩按高标准建设。但为了省钱,所有的土方工程都是他带领党员自己做的。为了节省地基费,他将党员活动中心建在了自家的菜地上。资金短缺时,他连给女儿办嫁妆的钱也贴上了……
村上有个孩子考上大学后凑不齐学费,面临辍学。李守轩赶紧组织召开全村党员会,动员大家捐款。他去世前两个星期,除主动为那个孩子捐钱,还制作了一个募捐箱,托着箱子挨家挨户上门“化缘”。孩子第一年的学费就这样解决了。
2007年6月,陈段秀老人的老伴被摩托车撞伤,这对本来就贫穷的老两口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李守轩马上将老人送进医院接受治疗,又掏出1000元交给老人。
同村的龙立文肝硬化,进了医院,急需用钱治疗。李守轩带头捐出2000元。
得知李守轩突然辞世,村民们都认定:“他是为我们村累的!我们村真的多亏了他!在整个乡来说,我们算是个很贫穷的村,是他带领村民修路,现在成了第一个将泥巴路变成水泥路的村。这些,在以前我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8月4日,李守轩出殡的日子。板桥村沉浸在悲痛中。乡亲们都自发加入到千米长的送葬队伍中。75岁的五保户李启华提着两斤白糖,颤巍巍地走在送葬队伍的前面:“我实在没什么钱……也让我表一点心意吧。”
“一身正气赤心为民亮节高风传盛世;九转回肠满腔热泪呼天号地哭英贤。”村民们用挽联寄托着对村支书的无限哀思。
本报长沙10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