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十月十日电(李运红赵迎)“细胞凋亡”发生异常是导致大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及大肠癌向肝脏转移的主要途径。这是天津市肿瘤医院孙保存教授领导的“大肠癌发生与归巢性转移机制及干预的研究”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大肠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每年十万人口中就有二十五点八人新患大肠癌。大肠癌已成为继肺癌、胃癌、肝癌之后的第四位常见恶性肿瘤。有超过三成的晚期大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而肝转移是导致手术治疗失败和影响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原因,其五年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
以孙保存教授为首的课题组综合运用动物实验、细胞培养、免疫组化及基因沉默等最新医学研究技术,对收集的大量临床标本及动物模型进行系列研究,获得三项重要发现:其一,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方式“细胞凋亡”,即细胞因为多种原因主动死亡;其二,观察到大肠癌向肝脏转移是通过癌细胞上的趋化因子受体与肝脏内的趋化因子相互作用实现的;其三,发现了大肠癌发生中存在一种重要的分子机制,即癌细胞可以同时表达Fas蛋白和Fas受体。
专家指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进程及肝转移机理,为预防和治疗大肠癌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