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闭幕式在上海举行。这是闭幕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新华网上海10月11日电 (记者叶锋)在11日闭幕的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上,中国特奥代表团表现优异,获得463枚金牌、336枚银牌和258枚铜牌。
这是记者11日从中国代表团获悉的消息。据介绍,上海籍特奥运动员王江淮一人在体操比赛中独得7块金牌,成为中国代表团中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此外还有部分运动员在田径等项目中的比赛成绩达到了健全人专业运动员的标准。
据悉,此次中国特奥代表团是迄今为止中国参加国际赛事规模最大的体育代表团,代表团由1713人组成,其中运动员有1274人。他们参加了全部21个项目的比赛和4个项目的表演。
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闭幕10月11日,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闭幕式在上海举行。这是闭幕式现场演出。新华社记者张明摄
新华网上海10月11日电(记者叶锋 谭晶晶)2日开幕的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11日晚将在上海江湾体育场闭幕。
当日上午,本届特奥会组委会常务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长周太彤在此间介绍,本届特奥会参赛国家、地区及参会人员之多超过了历届特奥会。本届特奥会共有165个国家和地区组团参加,其中参赛代表团164个,观察团一个(朝鲜),参赛的特奥运动员共有7450人。
据介绍,11日晚的特奥会闭幕式不举行运动员入场仪式。届时,一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及家属将直接进入内场入座。
闭幕式大型晚会《阳光·生命》由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制作、导演,文艺表演和仪式流程融合进行,还精心编排了规模盛大的焰火表演。整个仪式和演出总长约80分钟。
10月11日,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闭幕式在上海举行。这是闭幕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郑悦摄
新华网上海10月10日电(记者肖春飞 李桃)10日,在上海明媚的阳光下,特奥会各项赛事基本结束。一批特奥选手开始依依惜别上海,但这座爱心弥漫的城市,留在他们的心中;而特奥会创始人的雕像,在特奥会闭幕前一天揭幕,成为上海的永恒记忆。
当天,游泳、滚球、自行车、高尔夫、体操、举重、皮划艇、帆船、垒球、乒乓球、网球、排球、板球13个比赛项目完成了收官之战;而本届特奥会的机能活动、龙舟、舞龙、手球、轮滑、篮球、马术、柔道、保龄球9个竞赛和表演项目,已在9日顺利完成比赛。目前,只有田径、足球和羽毛球的最后几项赛事将在11日上午完成。
在遭遇台风“罗莎”的影响过后,本届特奥会竞赛工作及时启动预案,措施有力到位,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在各项赛事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特奥选手尽情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与友谊,而上海观众热情的身影,出现在各个赛场,特奥会的上座率相当喜人。
当天晚上还进行了特奥会的闭幕式预赛,闭幕式将于11日晚在江湾体育场进行。遗憾的是,一些特奥人士需要提前离开上海,无法现场倾听卡雷拉斯的美妙歌声。
10月10日,中国女子一队的队员们在取得滚球团体决赛D02组比赛胜利后互相拥抱。特奥会比赛已近尾声,来自世界各地的特奥选手在多日的比赛中享受快乐、享受成功。虽然不论成绩如何,参赛选手每人都会有“奖”,然而选手们并未因此减弱比赛中的斗志和激情。新华社记者郑悦摄
新华网上海10月10日电(记者仇逸、肖春飞)上海特奥会的一场场比赛,成为特奥选手们展示自己和缔结友谊的舞台,而奖牌和绶带,成为友谊的点缀。
10日,在身着卡通动物外套志愿者的带领下,获得排球赛前5名球队逐一领奖,在观众的喝彩声中,各队运动员频频拥抱在一起。
“我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国际特奥比赛了,这是我取得的最好成绩,”兰佩萨德来自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她和队友在女子排球A组比赛中获得了银牌,“我是多么幸福,能来到充满文化的中国,能做生命中最重要、最喜欢做的事情。”她的主教练告诉记者:“在这次特奥会上,爱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语言,我们和对手交朋友,我为队员们高兴、也为其他队的选手喝彩,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对他们来说胜过一切。”
9日的男子排球C组比赛中,中国二队输给了印度队,但是队员们依然在10日来到赛场为参加决赛的印度和希腊男队加油。18岁的中国选手丁坤十分腼腆:“打球、比赛、休息、上学、和朋友交往,我会样样都行。”最终获得这个组冠军的印度队主教练表示:“我们每一个队员都经历了太多,他们从中享受到了乐趣,金牌不是最重要的。”
10月10日,中国女子二队队员在滚球团体决赛D01组比赛中,为队友的出色发挥而高兴。特奥会比赛已近尾声,来自世界各地的特奥选手在多日的比赛中享受快乐、享受成功。虽然不论成绩如何,参赛选手每人都会有“奖”,然而选手们并未因此减弱比赛中的斗志和激情。新华社记者郑悦摄
新华网上海10月10日电(记者叶锋 仇逸)即将谢幕的上海特奥会使为数庞大的智障人士群体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但人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在特奥盛会之后,中国将如何将特奥事业继续下去?
特奥会期间,专门对智障孩子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的上海纪勋初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于惠芳,曾被前来参观的外国记者问道:“你们对智障人士的关爱是一贯如此,还是仅在特奥会期间才做得那么好?”
对此,于惠芬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捧出了厚厚一大叠本子。本子上记录的,是近3年来该校的老师为每位智障学生“度身定制”写就的成长日记,总数超过100万字:“这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
纪勋初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上海在2007年内将完成的50所“阳光工场”的示范点之一。近年来,上海已在全市各个街道、镇创办了240所“阳光之家”,接纳了11500名智障人士进行教育培训、特奥活动、简单劳动等。2007年,上海又在“阳光之家”的基础上,建设50所“阳光工场”,组织轻度智障人士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他们的就业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车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