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萨科齐10日访问了俄罗斯,访问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争取俄罗斯的支持,在核问题上加大对伊朗的国际压力。这是法国在伊朗核问题上态度由“软”变“硬”的又一表现。
个中原因何在?
激烈言辞引起关注 萨科齐9月25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时特别强调,解决伊朗核问题必须采取“强硬和对话”两手。
他明确表示,“伊朗拥有核武器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并且要求伊朗“立即开始与欧美进行严肃的谈判”,“以避免一个灾难性的选择:伊朗拥有核弹,或伊朗自己挨炸!”
法国外交部长库什内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甚至表示,国际社会应为伊朗核问题做“最坏打算”,而“最坏(的可能)就是战争”。
与希拉克时代“决裂” 今年5月萨科齐就任法国总统,他领导的人民运动联盟此后占据了议会多数席位,这位雄心勃勃的“强势”总统决心在内政外交上与希拉克时代“决裂”,先后在一系列国际热点问题上提出了有别于前任的政策方针。
萨科齐8月27日召开驻外使节会议,勾画出带有自己鲜明色彩的新外交蓝图。萨科齐表示绝不接受一个“核武装的伊朗”,同时不顾与阿拉伯国家的紧密关系而强调与以色列的“友好关系”。针对俄罗斯,萨科齐也一改希拉克时期的温和作风,警告俄政府不要利用能源实施“野蛮行为”。
调整同美国的关系 法国强化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改善同美国关系的考虑。目前,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进退两难,政治解决遥遥无期,动用武力又顾虑重重,因此意欲与法国等欧盟国家合作,对伊朗施加更大压力。在这种情势下,法国主动对伊朗施压,这显然有助于修复因伊拉克战争而受损的法美关系。
萨科齐上台后感到,如果受到美国掣肘,法国很难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分析人士指出,萨科齐调整同美国关系,目的是借助美国,使法国更具国际影响力。
此外,萨科齐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对伊朗采取强硬政策,也源于法国与伊朗在包括黎巴嫩问题在内的中东许多问题上的长期分歧。法国在黎巴嫩拥有传统利益,库什内曾多次造访黎巴嫩,但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却同黎巴嫩政府始终采取不合作态度。(新华社记者张之简)